感谢皇帝陛下的仁心,也感谢其他地方百姓们的善心。
之前赈灾所用的粮食皆出自国库,可是国库毕竟也库存有限,不能再拿出更多的了。
各地的存粮也都是有限的,之前弘文帝一直下不了决心,就是担心哪怕把别的大省的粮库调空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土豆的出现让弘文帝宛若看到了救星啊,如果真的有这么高产的粮食作物,等于同样的一亩地以后可以多养活两三个人。
而且精耕细作积累经验,说不定产量还会更高。
这不仅仅是粮食的问题,又何尝不是老天爷对他登基以后种种爱民行为的认可和奖赏?
因为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支持着,弘文帝才可以这样才大手笔的从别的地方调粮。
反正以后他们有了高产的农作物,而且老天爷也给了好兆头,百姓们的日子不会越来越差的。
要是方青青知道弘文帝的想法,肯定只会摇头,这年代的许多人都会讲究个封建迷信什么的她阻止不了。
可是以后要走政治路线的黎修平却比她想得更多。
不管皇上相不相信那些怪力乱神的说法,对着民众他必须表现出相信的样子。
因为民众有了信仰才更好的控制,特别是官家往对皇上有利的方向去影响,皇朝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的。
除了调粮支援灾区,弘文帝还让人去落实地方的情况,然后让人根据每户受灾的情况不同发放银两补助。
二至四两不等,好歹可以让许多家庭将这个最困难年景撑过去。
在又一次的黎修平有了面圣伴驾的机会时,弘文帝忽然问他:“爱卿,你觉得这些数据有没有水分?”
朝廷派遣出去的官差在统计了当地的灾情损耗情况之后,会把有多少人饿死或者治病,当地财政损失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