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磕磕绊绊,在医院住了将近两个月,这期间的花销,扣掉医保补助外,加上孩子的各种生活物品和奶粉,自费了足有将近10万。

钱花了一大把,孩子总算是从保温箱里出来了,养得白白胖胖的,杨慧珍月子期也度过了。

寒假也将近尾声了,把父母送回镇上,梁溪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日子终于恢复平静了。学校也将近开学了,她也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梁家老两口老年得子,那只叫一个高兴,只是一回家,问题就来了。

梁家贯彻的是男主外,女主内,梁有义只负责赚钱,杨慧珍负责料理家务。这种局面下,梁有义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个典型的大爷,洗衣做饭那是不可能的,活到这把年纪,他连菜场都没有去过。杨慧珍生孩子期间,没人照顾的梁有义直接是住到了乡下的爸妈家。

梁有义工作上虽然轻松,时间也比较自由,但是让他帮衬着家务,那是完全不可能,最多也就是看着点孩子。

梁有义的老母亲已经75高龄了,虽然老人家身体硬朗,洗衣做饭都没有问题,但是让她帮衬着照顾,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又是家务又是照顾孩子,杨慧珍一个人根本负担不了,所以请保姆那是势在必行。

刚开始,杨慧珍请了自己娘家不工作的姐姐杨淑芬来帮忙,开支另算,每月给她3000块,价格上也算便宜。

但是姐姐毕竟是亲人,不像保姆一样,主人家说什么是什么,姐姐她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有什么做的不好的,碍于亲人关系,杨慧珍也不好多说。

当然,这点小事忍忍就过去了,关键是孩子体质不好,杨淑芬奉行的是又老一辈的带小孩方式,很粗糙很马虎。所以隔三差五的,孩子就生病。

而孩子一生病,只能往市里的大医院跑。

几番折腾下来,老两口吃不消,孩子一生病,两人累得也跟去了半条命似的,所以只能再次喊女儿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