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页

大约是抱着一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大概是一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态,一个冬天之后,即使官道上的积雪化的没踪影的十分畅通了。大家伙出奇一致的保持着沉默,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没有人愿意做那个出头鸟。

颇有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

一开春,杨翰墨这边那是各种开大会。

要不要去打周王?成了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作为武盛帝钦点的太子,正统皇位继承人,一半人员认为,要去把京城打回来。

但是又有一半人员认为,我们应该稳扎稳打,先发展实力,毕竟打周王那是劳民伤财,一个不好,反倒有可能被坐拥20万大军的英王捡了现成的便宜。

被一群人烦的头疼,心里更倾向于‘苟’的杨翰墨找林小满商议。

林小满绝对是和杨翰墨一个苟且流心态。

老皇帝挂了,现在她就是放开手脚就是干!

大刀阔斧的改革呀,发展技术呀,提高生产力呀!

生产水平高了,后勤杠杠的,还怕打不赢?

“当然是苟住,打什么打,钱多吗?兵多吗?粮食多吗?京城那么远,新州信州又紧靠着北庆,就算我们打赢了,苏北辞那狗男人发兵打我们,怎么办?哥啊,把近在眼前的闽州、丰州和泽州先啃下来,才是真的!”

“小曦,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不谋而合啊!但是,那三州,尤其是闽州和丰州,那些本地势力都是根深蒂固的,想要铲除的取而代之,不太容易。”

“不,不用铲除的,收为己用就行了。哥,你知道吗?相比三哥,七哥和造反的五哥,你有一个天大的优势!”

“什么?”杨翰墨眼皮一跳,有一个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