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郑曲尺在福县当工匠这么久以来,对所有工匠心理的认知。

甚至有时候她稍微贡献出一点专业知识,他们都会十分惊奇与感激,要么认为她是一个大公无私之人,要么觉得她是一个怪胎,因为他们做不到。

但社会的进步,不是她一个人能办到的,是整个社会共同实现,就比如现在,她还没有条件制造出发动机,电力车等(主要没钱),但是假如别人做了,她可以去购买一些零部件进行对运输车的整体改造,这不就是大大的减少了时间与精力吗?

倘若样样都由她来开发,她去整出来,她哪怕将自己熬成一个人干都办不到。

“不如我也来出一本书?”

她看着手上的这些书籍,心里头开始蠢蠢欲动。

出书的目的,首要当然是为了传播知识,顺带……也是为了获取实质性的收益。

她借书的时候可听史和能他们说过,在龟兹国与西泽国现在出现了很多的书坊。

所谓书坊,就相当于今天的图书出版公司兼书店,像龟兹国这种海外贸易大国,还有西泽国这种文化历史悠久传承的古国,基本上专门的图书铺子就是一条街。

里面卖书的叫坐商,还有走门串巷的书客,定期有书市,运输有书车、书船,总之对于文化与知识的宏扬十分发达。

史和通跟牧高义他们说到这,就十分遗憾自己没有机会去这两国看一看,顺利淘一些有用的专业书籍回来。

“为什么没去?”她不太理解。

两人无奈道:“就邺国现在这种情况,咱们去哪国都是不受欢迎的主,又何必去招惹别国人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