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实际一期手术的主要任务就是拼接雕刻出第二、三层,这都得由钟毓来完成。

钟毓根据第7根肋软骨自然弯曲弧度和外耳最大弯曲部位匹配良好的特点,选用第七肋软骨做第二层的主体。

她细心用画笔在上面按耳膜描绘,描好后用尖刀雕刻挖出一弧形软骨后凹陷处形成耳舟,平坦处形成对耳轮及上脚。

她的动作仿若是在雕刻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即便是穿着白大褂,郭鹏飞依然觉得有观赏性。

这种观赏不是源于她明艳的皮囊,而是纯粹的操刀技术层面的美,是夹杂着钦佩与折服的肃然起敬。

此时耳支架上部的横向宽度不够,钟毓将第六肋软骨弯曲部拼接至主体内上面并雕刻出三角形陷窝,形成三角窝及对耳轮下脚。

一切都按照钟毓心里预期的速度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她将耳舟处挖出的长条形软骨修整光滑,将平整软骨面朝下叠在对耳轮及上脚处用以加深投影,同理将三角窝挖出的短块软骨修整加高对耳轮下脚。

第8根肋软骨因长度长且柔软、柔韧度佳,按所需大小沿冠状轴切除合适厚度后弯曲成外耳轮,耳支架下部宽度足够可直接雕刻耳屏。

汤嘉仁则将雕刻拼接剩余的碎软骨原位移植后缝合软骨膜,这一步是为了减少患者胸廓畸形的发生。

为了减轻切取软肋骨术后的疼痛,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在关闭胸部创面前以罗哌卡因让肋骨神经阻滞。

钟毓将雕刻拼接好的支架置入乳突区预制囊袋,耳廓上方及下方各用一剪了数个侧孔的硅胶管经耳垂部置于支架表面并固定。

间断缝合切口,通过引流管向腔内注入药物冲洗并引入积血块。

钟毓全神贯注的检查引流管是否漏气,又将引流管接入中心负压。

此刻只见支架与皮瓣紧密贴合,凹凸结构显现,她在确定无漏气后将引流管与45l注射器对接,用注射器针帽支撑,随后动作轻柔的在切口处涂抹红霉素软膏。

负压需要维持在既能使耳廓结构清晰,又不影响皮瓣供血的最佳状态,至此一期手术才算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