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切断部分挛缩口轮匝肌至新口角位置深面,充分松解至口轮匝肌黏膜瓣面积大于缺损面积,使新口角位能充分张口。
蔡仪中立即辅助进行止血,钟毓则把黏膜面中间位的口轮匝肌黏膜瓣分层减张缝合到新的位置。
然后她细致的修剪皮肤面,使嘴唇交界处线条衔接流畅,中间位口角的口轮匝肌黏膜瓣的黏膜充分舒展,缝合至新口角上下侧。
余下得创面她用剩下的两个口轮匝肌进行黏膜瓣缝合,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
蔡仪中声音低沉道:“为什么要制备横向的三角型或者舌型肌黏膜瓣,一侧口角的口内黏膜面要设计三个口轮匝肌黏膜瓣?”
钟毓抬头看了他一眼,蔡仪中确实要比郭鹏飞更敏锐,他总能直击要点。
她神情自若道:“这个切口的设计思路来自于腋窝瘢痕挛缩的经典五瓣法切口设计之一,可以充分松解挛缩,加之充分利用了口内黏膜,新口角可以无张力缝合。
这样不仅伤口黏膜愈合好,后期再挛缩几率也大大降低。因为口角挛缩越重,口内黏膜横向可利用长度越多,新口角缝合张力则越小。”
蔡仪中心领神会,郭鹏飞却眉头紧锁,显然还没有完全领悟。
钟毓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又继续解释道:“术前切口设计时,新口角的定位可以略开外一点,这样更利于预防远期口角回缩。
远端夹角不要设计的太尖锐,因为尖端坏死,新口角就需要二期愈合,增加口角再次挛缩几率,远期效果打折扣。
术中制备肌黏膜瓣时,一定要注意黏膜与肌肉连接在一起,不要分离开。”
钟毓说的已经够详细了,教导他们时她总是毫不藏私的,这次郭鹏飞也听明白了,手术完毕归置好手术器械,患者没有不良术后反应,这才推着她出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