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诚怒而睁大了眼睛,两手无奈一摊:“乐平王谋反已成定局,北方各地弹劾他的奏折已经堆成山了!高阳侯最好是按兵不动,只要他派出一两个兵襄助乐平王,都是助纣为虐的大罪!”
郎琢轻声一笑:“那大人还担忧什么?现在摆在高阳侯面前有三条路,高阳侯自己也无比清楚。”
金诚好奇的将身体往前倾了倾,细声问:“哪三条?”
郎琢舀了两匙茶叶放进未开的茶壶里,清冷的长眉微蹙,道:“一,高阳侯举兵和乐平王一起谋反,事成之后,他便是乐平王手下第一功臣,大靖肱骨。”
金诚的大眼珠子差点瞪出来,“那哪行?他成功臣了,我等岂不是成了他马蹄下的泥浆?”
郎琢继续道:“不是还有另两条么,就看高阳侯怎么选了。他可以继续按兵不动,将自己和全家都置身事外。不过这一点他应该做不到,范阳公主已经嫁给了赵世子,高阳侯不想动,赵贵妃也会哭着逼他动。”
“另外还有一条在我看来更加高明的路,高阳侯大义灭亲,可以领旨北上将乐平王羁押归京。不过这一点也没那么容易实现。毕竟陛下忌讳,害怕放虎归山,若放高阳侯北上,舅甥二人勾结一处可怎么好?”
金诚听着只摇头,这么听来没有一条是高明的路,襄助乐平王谋反对高阳侯一家来说最高明。
郎琢见他无措的模样哼笑了两声,将扑开的茶水倒了两盏,往金诚眼前放了一盏,又道:“此局破解在赵世子。”
金诚还是不明白郎琢意欲何为,问:“怎么个破法?”
郎琢道:“范阳公主今日出宫回了侯府,明日到了大殿之上,金大人联络一些大臣,在陛下跟前举荐赵世子夫妇北上相劝乐平王回京,其余之事就交给我来办。”
金诚虽有疑虑,但看郎琢自信满满,只好点头应下。
茶水还未晾凉,远中就有脚步声传来,是斡风送完徐北笙后回来,手里还捏着马鞭。
他本是要来向郎琢回话复命,却见屋内有人,便暂时候在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