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蝉搁下朱笔,看了眼许公公:“那就一起吧,大家都过去看看,看看这海外的作物产量怎么样。”
等姜蝉和青竹许公公等人到地头的时候,文武百官们基本都在地头汇齐了。他们也好奇这海外的作物产量怎么说,还兴师动众地带回来了这么多?
看太后到了,大司农一挥手,农人们一挥出头,一块拳头大小的泥团子滚了出来。姜蝉微微挑眉,红薯确实丰产,但是后世的种子都改良了许多,也不知道如今的红薯能够亩产多少。
但是只要超过八百就值得全国推广,因为它对环境不挑,耐寒耐瘠、虽说不能够作为主食,可有了这些,也能够让大家的生活更好一些。
今天主要起的就是一亩田的红薯,随着低头间的红薯越来越多,安国公等武将们眼睛也越发地明亮。就是那些文臣们,个个都呼吸急促了几分。
原先只当是瞎胡闹,如今才知道若是推广开来,老百姓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有侍卫们的帮忙,不到一个时辰,一亩地的红薯全都起了出来。看着堆成小山包的红薯,姜蝉深吸了口气:“统计产量。”
大司农也喜上眉梢,看着这些红薯比看儿子还亲,这些可都是实打实地成绩啊。
在听到亩产超过一百五十石的时候,安国公等老将是朗声大笑。文臣们个个都是瞠目结舌,转眼就目光火热地盯着这些泥团子。
姜蝉微微蹙眉:“如果推广开来,各地水土不同,产量一定会打个折扣。”
大司农恭恭敬敬:“娘娘说地是,这次的试验田种植,我们是时刻观察,精心护理,才有了这么多的产量。可就算种植在再贫瘠的土地,微臣也敢保证,起码有亩产五十石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