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魁首是寿喜锅,这锅子的味道究极清淡,乔琬原本以为这是会局限它受众的一点,没想到是它夺魁关键所在。
毕竟对手里就没太多能打的。
冬阴功锅酸辣够呛,那股刺激的柠檬味却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印式咖喱锅酱香浓郁,却让所有的食材的口感都变得十分厚重,就连青菜也失了原本轻盈的口感。部队火锅倒是大众能接受的口味,只是,一锅大杂烩乱炖的形式,有麻辣烫珠玉在前,卖相又不如其余火锅精致,价格也没有麻辣烫的优惠,当然比不过寿喜锅了。
毕竟寿喜锅虽然清淡,但适口性好,老少皆宜。
对这个结果,结合时人多喜清淡的口味,乔琬倒没有惊讶太久。
几家欢喜几家愁,拦不住寿喜锅被纳入了一锅炖不下的常驻食单,“正式出道”。
六月翻过,进入七月,温度稍降,店门外的白墙被重新粉刷过,添上了新一期火锅令主题“大江南北”。
这主题名称一看便与上一期的“异域风情”互相对照,而参赛锅底,饶是乔琬筛了好几次,数量也还是突破了十种。
无怪她贪心,实在是大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五十六个民族,都太太太太太喜欢吃火锅了!
于火锅一道钻研实在太深,花样太多,粗略估计几百种锅底都算少的了。
她不过是把自己吃过的拿出来复刻翻新,站在后人的肩膀上教前人看世界。
随着暑热的消褪一同来临的,还有圣人恩准李祭酒致仕的旨意,并赐安车驷马、绫罗丝帛、黄金六十斤,给足了这位两朝老臣体面。
李祭酒的火锅致仕宴,选在新店,原因这边有雅间,适合他们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