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第一想法便是,冰糖葫芦原来可以冰着吃!
并且,比起在南方卖的十几二十块钱一根,糖壳齁甜山楂又巨酸的不冰糖葫来说,冰过的糖葫芦简直仙品!
有段时间,乔琬被小县城里的那家老北京冰糖葫芦店放的背景音乐洗脑了。歌词里面说“都说冰糖葫芦很酸,酸中里面透点甜儿”。
有次她哼着歌,被歌词馋住了,抓心挠肺地想尝尝这酸中带甜的滋味,是否就像年少的暗恋一般可口。
披外套,穿鞋,下楼,骑走小电驴,一气呵成。
斥巨资十五元买回来糖葫芦,吃第一颗的时候还能因为许久没吃的新鲜而津津有味,第二颗便酸了,第三颗甜是甜,酸是酸,却根本没有酸中透甜的滋味,这歌词骗人!
吃了不到一半,糖葫芦被重新裹上正宗老北京特产的外皮丢进了垃圾箱。
惨遭糖葫芦“诈骗”,从此乔琬对其可谓敬而远之,直至尝到酸甜冰凉的冰糖葫芦,才打开她新世界的大门。
从此开启了冻水果、冻甜食之路,拯救了不少腻得吃不下去的东西。
和冰糖葫芦比起来,冻梨的历史要更加久远。
最早记载有吃冻梨习惯的是是契丹人。
如《文昌杂录》中所道:“余奉使北辽,至松子岭压沙梨,冰冻不可食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从冻何种梨、如何冻梨、到怎么吃冻梨,都明明白白地教给后人了。
在诸多冻水果之中,冻梨无疑是最有趣的。不管是反差极大的外表,还是口感和味道与鲜吃时候差别也是巨大。
冷冻之后,梨的香气变淡、滋味变浓,口感也从清脆变得绵密沙浆,与新鲜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