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骏忙行礼道:“多谢鲍山长关心,家父一切安好。”
鲍山长一直认识子骏。他对这个年轻人的看法是才学过人,但性子高傲。没想到三年未见,子骏肉眼可见地变得谦和恭谨起来,倒让他有种小小的惊喜。
他对子骏笑道:“我与令尊也多日未见了。下次我去越州时,一定登门拜访他。”
子骏再次行礼。鲍山长又转而对祝山长道:“谦竹,亮溪和敬德他们都在玉山堂,我带你过去。”
他拉着祝山长的手,亲亲热热地往玉山堂的方向走,沿途还不断向祝山长和霖铃他们介绍秋桐书院的风景。
霖铃之前只待过桃源精舍一个书院,一直以为桃源书院的规模挺大。如今看来真是小巫见大巫。秋桐书院的面积比桃源精舍大得多,光斋舍就有十几所。用现代的眼光看,这就是985211和二三本的区别。
穿过几条廊庑,霖铃看见一座气派的学堂,门口也像桃源精舍一样种了桂花树——但不是一棵,而是一排。学堂的建筑上方挂着一个匾额,上书“玉山堂”三个字。
鲍山长带着大家走进玉山堂,里面已经站着乌泱泱一大堆人。祝山长进去后,几个人同时围上来。
“鹤翁!我还以为你不来了。”
“哈哈,如此重要场合,我如何能不来?”
“鹤翁,上次我送你的螃蟹可有收到?”
“已经收到并进了在下的肚子。哈哈。”
“鹤翁,最近我又出了一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