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分家后,孙何氏除了种着分得的两亩地外,还用自己的针线上的长处,从镇上绣坊接了些活计回家做。

村里人谁都不知道孙何氏接绣活能赚多少钱,只是看到孙家五房,并没有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孤儿寡母越过越穷,潦倒病弱。

倒是看着孙何氏一家,穿的用的都比分家前好了很多,就连两个孩子的脸色似乎都丰满红润了不少。

孙何氏既然有做绣品营生的经验,那合作社这布包生意的领头人少不得由她来做了。

孙何氏倒也没矫情,牛老太和王老太找她一说就同意牵这个头了。

她当天就找素雪商量出了镇上要卖的布包品类:腰包、荷包、背包、挎包、提包。

素雪设计出几种样式、花色,孙何氏跟杨氏一起去镇上采买回了布料,做出样品来,再教院子里的有空闲的妇人们一起做。

这布包营生也就开了头。

四盛既然跟跟马顺说好了,合作社在镇上的摊位第二天就摆出去开始营业了。

合作社的摊位已经开张几天了,素雪都没能抽出时间去镇上看看,她和汪泽然、张富几个在院子里忙着带识字班,当孩子王呢。

现在有三个营生,四盛、张屠户以及院子里的人都忙得团团转,教孩子们的事自然就落在素雪他们几个小助手头上了。

素雪只听说镇上苇编制品卖得很好,腰包、荷包生意也还过得去,便没再关心了,放空了头脑,在孩子群里混日子。

这一天,识字班轮休,素雪便与汪泽然搭了大盛的顺车去了镇上。

大盛将两人放到市场入口,便赶了车去买调料了。

素雪和汪泽然还是先去那家馄饨摊吃饱喝足了,才晃晃悠悠地去了合作社租的摊位。

这个摊位在市场靠近出口的地方,这个时辰正是市场人流高峰期,摊位前挤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