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此隐瞒搪塞,张居正也未深究, 只当她是有一些独特的雅好。
“寿序最重词藻,若你实在为做文章苦恼,我或可拟写两篇……其一署你姓名。”
张居正斟酌着措辞,却已让顾清稚瞧出他已经尽量不伤自己的心。
“张先生是首辅,怎好公然当着徐考官的面舞弊?”顾清稚咬笔,“外公对你的用词习惯只怕比对我的还更熟悉,逮到了咱们两个双双剥夺科考资格,算谁的?”
“那你尽力罢,文章情感第一,辞令最末,况且我想你的寿序一朝寄往松江,毋论水平如何徐公收到即能开怀。”
顾清稚觉着有理,搁下紫毫走至他身侧,点头道:“看来还是你懂外公。”
她伫立一旁,开玩笑望他:“张先生想不想外公呀?”
“……岂有学生不念恩师之理。”教她问得无言以对,张居正一时哑口,须臾眉间浮起怅然,“自隆庆初年一别,已多年未见老师音容。”
他是知恩图报之人,徐阶庇他在党争间蛰伏,邀他共拟嘉靖遗诏,又引他入阁,甚或当年以染恙为由请求回乡休养,徐阶大笔一挥逾矩放任他闲居六年,个中种种温情恩惠,早已超出世间寻常师生。
“张先生莫要难过,你们不是时常书信来往么?都说见字如面,阅信如晤,外公和你的师生情谊从未淡过。”
他抚上她搭于自己肩头的手背,仰面望她温和面容,她便倾下身去,与他额前相贴,呼吸相融。
用晡食时,顾清稚被请去看视一妇人产后风湿,张敬修下了学塾回家,膳桌上只余父亲一人。
“手上怎么了?”察觉出儿子掌心红肿,浑身又无摔伤痕迹,张居正问。
“没甚么。”张敬修敷衍。
“和人打架了?”眸中染上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