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清宁十分认真的想了想,然后义正严辞的拒绝了,身边这些伺候的人都太过宠溺二格格,那碗相对于二格格而言绝对不能称之为小,再说了,二格格这般大小,主食仍旧是母乳才对,丰富的蛋白质能让她长得更好。
没管二格格哀怨的眼神,耿清宁全神贯注的盯着面前的烤鱼,自从喂奶好久她都没有吃过这般重口味的东西了,正好二格格如今也能吃辅食了,可不得过瘾一把。
专门让膳房挑选腥味轻、刺少的鱼,去鳞洗净后对半剖开,用葱姜香料等细细的腌制入味,放在烧的滚热的油里煎炸片刻,再挂在炉子里烤上一会儿,待到皮焦肉香,这鱼便好了大半。
起锅另烧油用秘制调料炒出汤汁浇在鱼上,再放在炭锅里再咕嘟咕嘟一会,撒些青红椒辣椒花椒葱花蒜末白芝麻之类的,用热油一泼激发出香味,这菜就做好了。
耿清宁先吃了一口鱼皮,焦香中还带着一股胶质感,皮中的胶原蛋白完全被释放出来,因鱼皮是炸过的,所以还带着一些小小的皱褶,上面吸满了红通通的汤汁,吃起来又香又辣又弹,十分过瘾。
鱼肉也是一绝,这鱼不仅肉质细嫩,更无甚小刺,雪白的鱼肉没有一丝腥味,只有满满的鲜味。
二格格在一旁看的眼睛都要冒火,一个劲儿的往额娘那边凑,只是额娘虽是亲的,但心肠十分冷硬,甚至将鱼肉在二格格眼前假意晃过,再塞入自己口中,还啧啧赞道,“真好吃啊”。
二格格有没有生气不知道,反正一旁的徐嬷嬷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每日里她全身心都投入在小主子身上,家里的孙子便是凑在一起也比不上怀里的这个,只是主子毕竟是主子,她连谴责的眼神都不敢有,只是看向二格格的眼神更慈爱、心疼了些。
耿清宁逗完闺女,又去捞里面的素菜吃,土豆绵密、豆芽清爽、香菜味足,个个都是好吃的不得了,一口米饭配上一口菜,她竟将一条鱼吃的干干净净。
只是吃完人也撑的不行,必须在院子里消食才行,耿清宁吩咐葡萄弄些油布铺在地上,再铺上一层被褥,这就是二格格的地盘,她自个儿扶着肚子慢慢散步,还不能走太快,免得晃到胃中的食物。
虽说每日里都出来逛,但二格格仍旧对院子里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会儿看看额娘,一会儿看看飞过去的小鸟,一会儿看看哗啦啦作响的树叶,万物都能引起她的注意。
娘俩在外面消磨至夕阳西下,四阿哥踏进院门的时候,就见两个宝贝齐齐望着他。
他伸手捞过地上的二格格,掂量了一把,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只觉得她似乎又重了些,不过这些都是小事,身子骨康健才是重中之重。
四阿哥带来了一个让耿清宁极为惊讶的消息,说是府里的大格格要开始相看了。
啊?如果没记错的话大格格才将将十岁,至于这么早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若清朝成亲都是这般早的话,二格格还能在她身边待多少年?
第73章
四阿哥虽不知耿清宁情绪为何莫名其妙的低落下来, 但在一起生活这么些年,对她也算是了解。
是以他一边颠着二格格,一边跟她细细解释, “皇家的公主留到十八九, 甚至二十岁之后也是常有的事,再说, 嫁到别人家哪有自个儿家里头舒服自在, 咱们二格格最起码要留到二十岁”。
别说二十岁,便是一辈子都留在身边耿清宁也是愿意的, 毕竟清朝又不能像现代社会那般,嫁了人的闺女也可以依偎着父母生活。
不过大姑娘不能留, 留来留去留成仇,说不定到时候二格格自己愿意出去闯荡,或者有了心上人,都是未知之事, 耿清宁一时间又发散了一下思维, 才继续听四阿哥科普。
其实现下相看也只是先留意着那些适龄的青年才俊, 等看了两三年觉得人品家世均还不错的,就给那头府里递话,让长辈们别着急给人定下亲事, 年轻的在府里也得洁身自好。
如此这般, 就基本上也就十四五岁了, 然后再准备嫁妆, 走一走程序,小定、大定, 两三年功夫总是要的,等一切都安置妥当, 家里舍不得姑娘嫁人,自然还要再留上一两年,等出门子的时候也就十八九岁,已然长大成人了。
耿清宁放下心来,她还以为会像现代社会那般,好多人忙于事业等注意到人生大事的问题时,只能去相亲,然后没多久就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