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对整日只能待在府里的耿清宁来说,想出府是一件极其难得之事,如今甚至可以出城游玩,岂不是美哉哉。
四阿哥见身边人的眼睛亮晶晶的盯着自己,捏肩捶背的手似乎都更体贴了些,她甚至微微有些脸红,不好意思道,“拜托拜托,能不能将我与二格格一并带着去秋·····宝龙寺?”
热茶就放在手边,四阿哥又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只觉得热水入腹,处处妥帖舒展,二格格和百福的争执也不能影响此刻惬意。
他一把捞起已经爬到脚边的二格格,用自己的鼻尖去轻触那柔嫩的小脸,“自然,少了谁也不能少了咱们二格格”。
离九月一日还有好几日,耿清宁就提前开始思考秋游便当盒里该带些什么。
天气还未曾冷起来,又是在外面,吃热的食物多少还是有些不方便,是以她打算准备一些方便易取的冷食,比如说水果、卤味,除了这些之外,当然也不能少了秋游必备的三明治、饭团和奶油蛋糕。
饭团倒是易得,倒是那面包和奶油,她指定是没这个本事的,还得交给膳房来做。
刘太监被委以重任,不过他也甚是发愁,毕竟‘奶油蛋糕’这种新鲜玩意,以前他连听都没听说过。
不过,主子交代下来的事儿,再难也得给办的妥妥贴贴的,他置办下一桌席面,吩咐徒弟张二宝将兰院的于进忠请来。
一个是兰院的总管太监,一个是膳房的一把手,桌上的席面自然也是上好的,甚至还配上了一壶酒。
刘太监举起酒杯敬了于进忠一杯,这才开口问道,“于老弟,你给哥哥透透底,咱们这位耿主子说的那个‘奶油蛋糕’到底是什么样式的,哥哥我也算是膳房泡了大半辈子了,还真没听说这个新鲜玩意儿”。
于进忠将杯中酒一口气喝干,跟着耿清宁久了,他也能尝出这杯中酒正是窖藏的玉泉春酒,二两银子一壶,府内等闲之人一辈子也尝不到这酒的滋味,而对如今的他也只做平常而已。
他放下酒杯,拿起桌上的大肥蟹,用圆头剪逐一剪下二只大鳌和八只蟹脚,又用腰圆鼓对着蟹壳细细敲打一圈,才呈现出里面金灿灿的蟹黄,于进忠用小汤匙舀进蘸料,端起蟹壳美滋滋的吃了一口,才回忆主子的话再对刘太监细细描述,“主子说了,用那鲜牛乳做的、吃起来轻飘飘又甜滋滋儿的,抹在烤制松软的糕点上”。
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
刘太监一听这描述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宋朝那时候流行的‘酥’吗?别的他还不知道,可宋朝的酥山那可是出了名的,还有那‘滴酥泡螺’,那可是前朝极为常见的花式点心,无论是中秋还是元宵都是要拿出来待客的好东西。
至于主子说的‘面包’,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东西,就跟上次耿主子从宫里听来的羊奶柿子饼一般,牛乳鸡蛋面粉,烤制成圆圆的带有蜂窝状小洞的糕饼,关键是松软喷香即可。
看来这‘奶油蛋糕’虽说名字稀奇,但还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只是做起来有些麻烦。
但主子的事儿那能叫麻烦吗?那叫脸面!
刘太监一面劝酒,一面给自家徒弟使了个眼色,不大会儿,张二宝就从里间拿了个小布包出来,放在了于进忠的手边。
于进忠用螃蟹的间隙拿眼瞅了一下,见着布包鼓鼓囊囊的,想必份量不轻,他心下满意,推杯换盏间悄无声息的将这布包塞到了自个的怀里。
二人一直喝到了二更,赶在落锁前于进忠进了兰院,后罩房内小太监已经提来了热水,面巾也一直是热的,于进忠将双脚泡在桶里,热意从脚下一点点爬到身上,怀里的银子也是沉甸甸热乎乎的,他抹了一把脸,将用过的棉布扔在伺候的小太监怀里,钻到已经铺好的被褥里,双眼一闭寻周公去了。
大约两三个时辰之后,小太监蹑手蹑脚的进来了,不过轻声细语的喊了两声,床上的于进忠已然双眼清明,他掏出怀里的怀表一看,正好寅时一刻,虽说昨日里主子爷没有歇在兰院,但这几年养成的习惯,已经让他养成了习惯,今日还算是多睡了两刻钟。
这个时候是没有热水的,昨日的热水也全然冷透了,于进忠就着冷水洗了一把脸,先去正房那里看了一眼,见主子跟小主子的房内只有长明灯的灯光透过来,便带着小太监一溜烟的去往膳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