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宋格格白着脸跪在正院,惹得过来过往的人议论纷纷。
小太监腿脚飞快的进去禀告,片刻后,一群人从院内出来了,有搬桌子、凳子的,有提着热茶的,还有撑伞挡住这六月的烈日的,等一切都安置妥当,福晋才扶着康嬷嬷的手,从正院内出来了。
远处有不少人探头探脑的偷瞧,只见福晋八风不动的坐在最上面,看着摇摇欲坠的宋格格,她叹了一口气,“瞧瞧这可怜见的,怕是再狠心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让你们血脉分离罢”。
她说了些宽慰的话,又去关心宋格格的身子,还询问了小阿哥的奶娘,直到小阿哥哭出声来,宋格格也没骨头一般瘫在两个架着她的丫头身上,福晋才意犹未尽的住了嘴,她捂嘴轻笑道,“瞧瞧我这记性,你还在月子里,怎能受风?”
康嬷嬷带着几个人簇拥着送走烂泥一样的宋格格,路上遇到相熟的人还驻足聊了片刻,康嬷嬷也叹道,“福晋哪里忍心让母子分离呢,这小阿哥啊”,她提高了声音,“还是亲生的额娘照顾为好,宋格格便是想躲懒也是不成的”。
不到一天,府里各处就传遍了,个个都知晓宋格格想将她生的小阿哥送到福晋那里抬一抬身份,只是福晋仁慈,不忍她母子分离,又将小阿哥给送了回去,还给了不少赏赐,康嬷嬷带着好几个人才搬过去呢。
府里还传,知道这些格格们身份低微不配亲自教养皇家血脉,福晋也不是那般绝情之人,若是有喜欢的,也会亲自教养,对了,福晋喜欢小格格。
除了正院喝茶那一回之外,耿清宁没见过福晋出手,她刚进府的时候,福晋一心教养弘晖阿哥,根本没将这些侍妾格格放在眼里,但即便是李侧福晋那里,也不敢跟福晋叫板。弘晖阿哥去了之后,福晋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根本不关心府里的各项事宜,如今出手,当真是让人长见识了。
对于宋格格的苦肉计,福晋选择将计就计,让宋格格吃足苦头还没法言说。对于兰院,福晋让耿清宁亲自将甯楚格送到正院,若是不送,就是她不识好歹,刻意耽搁二格格的教养。
若是耿清宁迫于言论,将甯楚格送到正院,自然也没法子写信给四阿哥告状,毕竟是她自个儿的选择,怪不了别人。
正院里,冰鉴里的冰堆的如同冰山一般,屋子里凉丝丝的,不见一丝暑意,一旁的小宫女轻轻的打着扇子,吹来一阵阵凉风,福晋老神自在的看着戏折子,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这出戏叫《关山月》,说的是一个相府的主母被人嫉妒,用了肮脏手段陷害差点一命呜呼,但好在有忠仆护着捡回了一条命,待她恢复之后,将那些奸人杀了个一干二净,最后又生下嫡子,继承相府的故事。
她边看边笑,还拉康嬷嬷一起点评,“瞧瞧这个主母,这般软弱岂不是让人笑话”。
康嬷嬷也跟着笑,“这都是那些落魄的文人瞎写罢了,不过奴婢觉得,这后头倒也有几分意思,勉强可以一看”。
兰院里,耿清宁也露出个笑来,福晋等着她举白旗投降主动交出甯楚格,可惜福晋不知道她是一条咸鱼,咸鱼已经够咸了,再不会怕外面的这些闲言碎语,主打一个只要她不要脸,就没有流言能伤着她。
耿清宁怕的是硬碰硬,福晋掌管整个贝勒府,而她只有兰院的人,若是双方当真碰上了,只怕兰院毫无还手之力。
反正只要福晋不带人闯进院子硬抢,耿清宁便什么都不怕。
想来福晋也不会这般做的,这些都是出身大家之人,用的是唾沫星子杀人那一套,这种粗鲁的做法想来是不屑一顾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耿清宁还是提心吊胆的,她突然就发现了四阿哥对她与甯楚格的重要性,是这个府里她和甯楚格唯一能倚仗之人。
耿清宁甚至还拜起了佛,祈求佛祖保佑,祈求四阿哥早日归来。
可是世上之事总是事与愿违,就在她无比期盼四阿哥早日归来的时候,府里收到了塞外的旨意,说是四阿哥得了疫症,要派人去侍奉。
第90章
四阿哥得了时疫?
时疫, 是指疗气疫毒从口鼻传入所致,《不知医必要.时疫》中记载:\"此症有由感不正之气而得者,或头痛, 发热, 或颈肿,腮腺肿, 若一人之病, 染及一室,一室之病, 染及一乡、一邑。\"
若是一人得了便是阖门而殤,或覆族而丧, 若是一村得了便是——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