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家庭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父母意见不统一, 小孩子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生物,若是叫甯楚格察觉有额娘帮她, 以后她会下意识的为自己创造更舒适的环境。
老话说,一个打一个护,一辈子教不上路,正是这个道理。
最关键的是, 四爷以后还是做皇帝的人, 对甯楚格而言不止是阿玛的身份, 更是君王,提前适应服从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出师未捷身先死,耿清宁如霜打的茄子一般没了精神。
四爷见她拿着筷子戳着碗中的米粒, 眼神虽落在膳桌上, 但整个人都是一副神思不属的模样, 他扫视了一眼桌上的菜色, 又叫人去膳房添几道菜过来。
耿清宁还在思考着她的百年教育大计,一股浓郁的辣椒香味飘来, 她定睛一看,瞬间就被红通通的香辣虾给吸引了。
刘太监惯会举一反三的, 自从知晓了辣子鸡丁的做法之后,香辣虾、香辣鸡翅都出现在兰院的膳桌上,甚至有一回还进了一道香辣牛肉,放凉了吃,特别想四川名菜冷吃牛肉。
这个香辣虾也是刘太监的拿手好菜,开背的虾炸制酥脆,香酥的花生,通红的辣椒,上面再撒上一些葱花香菜蒜末,只是闻着就让人口水直流。
四爷亲手给她夹了一筷子,“你还在月子里,只能吃这一点”。
耿清宁瞬间就忘记了刚才的烦恼,自从生了孩子,每天不是汤水就是补品,每一样都是那么清淡,有的菜里面还有一股子淡淡的药味,嘴都快淡出鸟了。
此刻,她接过葡萄递过来的、还热的碧梗米,珍惜的吃起这两只虾,将炸制酥脆的虾壳都嚼碎吞下。
一旁的徐嬷嬷欲言又止,四爷疼爱主子她们做下人的自然只有高兴的,但自古以来所有坐月子的妇人都是这般过来的,哪能用这些辛辣刺激之物呢。
四爷对主子还是太过放纵了些,不过这些哪有她一个下人置喙的地方。
耿清宁收了‘贿赂’,从心的选择放弃,但闺女的事不能不管,第二日一大早她就让于进忠到膳房要点心去了。
既然往前院送点心,总不能厚此薄彼,甯楚格有的,弘时那边无论是真心还是客套,总是得送上一份的。
刘太监听说是送给小主子们的,心里便有了思量,前院那边有两个小主子,还有各府选上来的哈哈珠子和侍读,也都是贵客,这人一多,难免众口难调,如今只能多做几种样式。
面是早起便揉好醒好的,甜的有豆沙的、绿豆的、枣茸的,咸的做了肉松的、椒盐的,还有各色乳糕,个个都做成指腹大小,一口一个刚好。
耿清宁不是不想弄点孩子们爱吃的薯条炸鸡,只是那些东西过于油腻,热着吃才好,等到休息时怕是都凉透了,中式点心配奶茶也十分完美。
甯楚格上午有上两节课,第一节课学满语和蒙古语,第二节课学语文和历史,比如儒家经典、史书和祖宗语录这些,两节课的间隙中可以休息一刻钟。
于进忠带着食盒一直在外头候着,见两处都休息了,才将食盒呈上。
甯楚格的眼睛整个都在发亮,早上用的那点子东西早都被消耗完了,此刻小肚子正饿的咕咕直叫呢,不过即使这般,她也没让于进忠将食盒放下,而是让他提到专门休息的地方去。
谙达第一天就说了:斋,洁也,身入书房,心神俱静,修身养性,就如同斋戒一样。
弘时客气多了,他身后的小太监接过食盒,他自己则是一板一眼的道谢,又客气的称赞了两句,才带着哈哈珠子出了书房。
到了休息的地方,甯楚格明显松快了许多,她将点心盒子往两个小伙伴那边推了推,“一起吃”,自己则是抱着竹筒吨吨喝奶茶。
食盒不仅有点心,还有热乎乎的奶茶,这奶茶也是两个口味,甜口咸口都有,煮好了放进竹筒里,还带着淡淡的竹子清香。
明玉与敏儿道了谢,也捏了块点心细细吃起来。
明玉其实腹内也早已空空,虽说雍亲王府内每日里辰正时分才开始读书,但不能让谙达等候,每日里所有人至少都提前一刻钟到此。另外,富察府离王府有些远,马车至少要走两刻钟的时间,是以卯时三刻她便用了膳,现下也是饥肠辘辘。
不过,她素来仔细,等二格格吃了以后才伸手去拿,做奴才总不能抢在主子的前头。
敏儿是家里的独生女,阿玛又是雍亲王府里头的人,面对甯楚格的时候拘谨就少了许多,她也学着甯楚格的样子抱着竹筒喝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