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格格念了一句佛,又问,“兰院如何?”
文秀更是为难,兰院那边如铁桶一般,里头伺候的人还多是前院那边过来的,他们的人连套个近乎都难,如何才能下手。
“之前福晋那般折磨您,您如何就认定了是耿格格?”文秀着实有些疑惑,格格已经跟福晋不对付了,眼下又添一个盛宠的耿格格。
宋格格锤着双腿,“离当年之事过去这么久,福晋都没有再提抱养小阿哥之事,何必去害他”。
一个活着的阿哥比什么都重要,除非那人膝下已经有子。
定是耿氏。
正院,福晋卸下钗环,满面的哀戚随之而去,只有深深的疲惫,这几日迎来送往,她确实累的不轻。
小丫头提来热水,轻轻褪下福晋的花盆底,试了温度后,小心翼翼的将主子的脚放进热水中,轻轻的揉捏起来。
一刻钟后,小丫头额头的发丝已经被汗水浸透,福晋的小腿都已泡得微红,小丫头将福晋的脚抱在怀里,拿细棉布拭干后才行礼退下。
福晋靠在迎枕上,全身都跟散了架似的。
满屋子的人都退了出去,只有康嬷嬷端了一盏燕窝过来,“福晋,多少用些罢”。
一整天福晋都在忙,中午的时候只捡了两块干点心配着茶水咽了,晚间的时候可能是饿过了,更是没有一丁点儿胃口,此刻缓过来劲之后,当真有些饿了。
福晋伸手接过鹊桥仙渡青瓷小碗,拿着汤匙慢慢的搅着,银耳炖的黏胶胶的,被扯出细丝,“宋氏那里如何?”
康嬷嬷又端来一盏清茶,预备着漱口所用,她道,“应当是有些怀疑的,但大头还是在耿格格那边”。
福晋慢慢的用着这碗银耳羹,甜腻腻的让人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嘴角慢慢的就挂上了微笑,“那就好”。
等到耿氏熬不住的时候,这般不记事的小阿哥就是她的了。
早在弘晖去世的时候,耿清宁就学会了不落人口实,她就着满桌子的素膳吃了半碗米饭,夏日里吃素比冬日好熬一些,这时候瓜果蔬菜极多,天气又热,人也没有胃口,大鱼大肉也吃不下,吃些素食反而舒服些。
这几日府里忙,幼儿园只能暂停几日,前院此时人多又杂乱,甯楚格只能暂时搬回兰院,此刻正抱着一碗蛋羹吃,她年岁尚小,还在长身体的阶段,吃些蛋类还是可以的,但往里的肉沫没有了,换成了拿鲜菌子吊的高汤,吃起来倒也鲜咸味十足。
“额娘,为什么不能吃肉?”甯楚格拿着小勺子将蛋羹刮的干干净净,桌上的菜色没有一道是她喜欢的。
小孩子舌苔极为灵敏,对味道敏感,蔬菜类中的那些芳香类物质对他们来说味道极重,难以接受,甯楚格也是这般,让她吃根青菜难于上青天。
耿清宁并不介意小朋友挑食,她以前看过一种科普,说是小朋友讨厌什么,可能是身体会对这种物质过敏,因此会下意识的排斥该物质,况且可代替的东西非常多,不是必须摄入类的东西没有必要让孩子硬吃。
“别的院子的弟弟去世了”,耿清宁叫人炒一盘子蛋炒饭过来,里面放的有青豆、极碎的胡萝卜末,这种挑不出来,又不怎么能看见的,甯楚格还是愿意吃的,“这是我们的心意”。
“什么叫去世?”甯楚格有些似懂非懂,在她的世界里还是头一回碰到这种事情。
耿清宁想了一会,“比如说百福,有一天它会躺在小盒子里,吃不到骨头,也不能和你一起玩,只能永远的躺在那个盒子里了”。
甯楚格应该是设想了那种场景,眼眶中迅速积蓄了眼泪,饭也不乐意吃了,一面往外走一面喊着百福,百福听见小主子的身影,摇着尾巴就冲了过来,激动的围着小主子转圈。
真是小孩子,听风就是雨的,耿清宁失笑,又赶紧收了笑脸,这几日府中有丧事,上上下下所有人无论是心中如何作想,面上都是一副哀戚的模样,毕竟小阿哥去世了,谁能不伤心呢。
她除了有些唏嘘之外,还有着隐隐的担忧,毕竟这孩子算是在她管辖的时候去世的,难保四爷觉得此事与她有干系,或者认为她能力不足,不足以匹配这侧福晋的位置。
她当不当这个侧福晋与她自己影响不是很大,毕竟已经有了侧福晋的份例,但对于甯楚格而言影响却极深,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总是要出门见客的,格格所出与侧福晋所出,决定了她以后的朋友和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