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四爷问道,“老四,此事,你怎么看?”
四爷对‘羊毛’之事也算是了解,府里专门养了几个人,有事没事就关内关外的来回跑,理由是现成的,专门在外头收皮子供主子做衣裳。
他低头应道,“儿臣愚钝,从小便只知万事贵之以恒”。
无论寒暑羊毛都是贵货,才能让那些人因利发狂,忽视其中种种蹊跷。
皇上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他何尝不知此计贵在千秋,只是国库空虚无银,他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皇上眯眼又看了一遍折子,自从过了知天命之年,眼神也不如以往好使,西洋进贡的眼镜他也试了好些个,可带着不仅无甚效果,反觉得头晕脑胀。
“国库亏空”,皇上叹了一口气,“实在无银”。
大清从太宗那会儿,给官员的俸禄就不多,导致许多官员确实两袖清风,生活贫困,但这些人都是跟着皇上的老人,他们从国库中借些钱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只是这个头一旦开了,就有数不清的人凑上去,有的人可能只是为了些许的银钱,而有的人则是通过借银来体现他们的圣恩,到最后,不去国库借银的反成了特立独行之人,沽名钓誉之辈。
这个道理,皇上不是不懂,只是这些人陪着他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抵抗沙俄侵略,都是依靠这些老臣的出生入死。
而在这些老臣看来,自己当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皇上干了那么多大事,现在花他一点银子,那是天经地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