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的食堂最终由石头婶和石头叔承包了,刘玉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调整,精神状态和心态都变好了,她放弃了承包食堂,决定一心一意经营好小竹楼。
小竹楼旁边的地基申请通过了审核,衡巧投了些钱,进一步扩建竹楼。
扩建的这一栋纯粹作为商用,上下两层,衡巧全都设计成了古香古色的包间。
九月份,暑气渐收,房子也竣工了。这一栋的平层还特意建了一间大书房,笔墨纸砚字帖宣纸齐备,村子里也有爱写字的老一辈,只要开心,都可以来这里涂几笔,衡巧还每周周六安排了一节课,抽时间教教村里的孩子们书法,或者教教他们辨认中草药。
九月份,工厂的运作全部进入正轨,衡巧目前没有做太多品种,她主要做了几款药膳罐头,做了几种笋膳。
夏楚程为她打通了外贸渠道,王孟春为她在省城找到了几家大主顾,目前来说,在销售这一块,衡巧毫无压力。
但是销售这一块,不能一直依赖父亲和王孟春,衡巧深知互联网的发展时代即将到来,她在县城租了一个楼层,买了一批电脑,请了老师,专门培训一批懂电脑操作的新型员工。
工厂运作起来,销售红火,工人们的福利也眼见着水涨船高,衡巧在外面招工顺利多了,到年底的时候,她的厂子招进来了好几名本科生人才,成了厂子里面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成了衡巧的左膀右臂。
一切运转正常,衡巧有了更多的时间组建销售团队,带着大家出去跑销路。
芭蕉村的建设和她的厂子几乎是在同时进行,到了年底,高速已经建成,入出口和村庄不远,服务站就在原来的老桥附近,原来闭塞的芭蕉村,在新的一年里一跃成为示范村庄,来参观学习的一时间络绎不绝。
临近的几个村子想要和衡巧联手,共同发展,衡巧和村里的领导们共商几次之后,决定放手大干,融合另外几个村的优势,将工厂扩大。
这时候她的鸡场已经完全转交三大爷,种植基地转给吴大爷,她发动临近的村民向他们取经,把养殖和种植都发展起来,作为工厂的第一供应链。
第469章 看到她的留言了
日子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