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生和教职员工如今有六百余人,学校食堂是按照现代食堂修的,又宽又大。

她们到食堂时,食堂里面已经有些人在打饭了,看穿着,像是学校的老师或者是老师家属,他们端着一个大盘子去玻璃窗边,看上哪个菜了就给一张粮票,玻璃窗里面的大娘就给一勺子菜。

宜妃解释:“粮票有好几种,红票是肉菜,绿票是素菜,白票是米饭,灰的是粥,黄的是面食,朱红的是水果。”

“还有水果呢?”

“普通百姓家,能吃饱饭都难,一年到头也不一定吃得上一回果子,这些学子吃得也太好了吧。”

宜妃:“这不算什么,你们去看看供应的菜就知道了,肉菜真是一勺肉,半点不来虚的。”

宜妃他们脖子上挂着临时证,只要不浪费,饭菜随便她们打,她们一个个端着大盘子去点菜,老规矩,宜妃走在最前面,她点了一勺米饭,一勺红烧肉,一勺酸辣土豆丝,一勺鸡蛋羹,一勺蒜蓉青菜,再要了一碗醋汤。

汤免费供应,随便喝到饱。

德妃、皇贵妃、荣妃她们也学着宜妃点了自己爱吃的菜,这体验,太新鲜了。

“娘,我好像看到了宜妃娘娘。”

说话的这个年轻姑娘是副校长孔易的小女儿,两年前她从菁华大学会计学院毕业,考上了硕士,留校后在会计学院任老师。

孔易的夫人刚才就瞧见了,也大概猜到了跟着宜妃这群人妇人是谁。

“娘,咱们上去请安?”

“别去了,宜妃正忙着,咱们就不去打扰了。回吧,你爹还等着咱们用饭。”

孔易下午忙,中午用了饭后要歇个午觉才能有精神,孔易的夫人为了多省些工夫给他休息,就提着食盒来食堂打饭,再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