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东晋探案录 姬婼 1051 字 1个月前

“怎麽了?”荆白雀察觉异样。

宁峦山什麽也没有多说,只问她今天去见拓跋嗣如何,荆白雀便说了他的为难:“拓跋嗣不相信是西平所为,我只是提到西字,他的反应已经相当激烈,所以珍珠我只字未提,即便它的来历毋庸置疑。”

听了她的话,宁峦山宽解道:“不信很正常,身为帝王,乍听乍信才奇了怪了,毕竟宫中势力繁杂,万一是嫁祸呢?就是……”他忍不住皱眉。

“就是什麽?”

“没什麽,我就是有一种感觉,他不是故意气你,更像是在试探你的反应。”宁峦山向她靠了靠,眼眸更加深邃。

“试探我?怕我把这个皇宫掀了,还是怕我拆散他们这对有情鸳鸯?他有什麽好怕的,多虑了多虑了。”荆白雀摆摆手,没觉得怎麽样,但过了一会又寻思着改口:“也有点道理,毕竟我和他一直都不对付,可能是对我第一印象太差了,所以我说什麽他都不会信。”

“你又怎麽他了?”宁峦山好奇。

荆白雀一边窸窸窣窣吃着糕点,一边顺势给他讲起自己当年,还没有拜公羊月为师之前,在敦煌差点坑掉拓跋嗣小命的过往。

“你知道清河王拓跋绍吧,我当初流落在外时,有一次曾在塞外遇上他,那个时候我不会武功,差点被人牙子倒卖,好不容易逃出来,在街上沖撞了他,他想要我的命,恰好拓跋嗣去敦煌拜师学艺,我就利用了他消灾解难。”

“后来……后来出现了许多变故,本来是打算平安离开后就放了他,结果差点害得他性命不保,大概自那时起他就恨上了我。”

“其实也该恨的,毕竟是我做错事在先。再后来谁也没想到,我们会拜入同门。后面的事上次跟你说过了,我师父待我极好,我也试图修补关系,可惜他不接受,大概还是气吧,既然是我动手在先,那我就受着,人总有消气的时候。”

“本来我们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稍有缓和,就在那时他知道了我的身份,夏国和魏国又有旧怨,他大概认定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不相信我是自然的,要不是夏国占领关中,炙手可热,对他构成威胁,他也不会委曲求全娶我。”

宁峦山忍不住吱声:“我也想委屈,什麽时候轮到我?”

荆白雀别了他一眼,赶紧把手里的糕点塞进他嘴里。

宁峦山就着她的手吃完,却攀着胳膊不放,把袖子往上捋,心疼地看着小臂上那道伤疤。荆白雀本能想要缩手,却没挣脱,指腹轻轻抚摸过凹凸不平的肌肤,她心里一刺,渐渐恢複平静,勉强道:“不痛。”

“这是沙鱼奴印吧,乌牙和我说过鲛宫的情况。”

荆白雀咬唇不语。

“你刚才说从伢子手里逃出来,莫不是鲛宫?其实你不承认我也能猜到,那个时候我就想,鲛宫位置隐蔽,三十六陂那麽多人,在孔雀河附近搜索了好几个月,毫无结果,但你一回到关外,就顺利找到地方,并能有计划地攻打,要知道我身边还有个于阗王子,常年奔走大漠都差点迷路,全靠那场风暴误打误撞。”

宁峦山说着自己的推论,从怀里拿出一瓶从刘义真那儿掏来的好药,替她擦在伤疤上:“坚持擦两个月,应该能淡去。”他顿了顿,叹息:“你这疤一看就是烙铁烫出来的,以后再不好看,也不许再做伤害自己的事情。其实这个药之前就想给你,又怕你觉得我肤浅,只在乎好不好看。”

“你觉得我在意别人看法?其实我自己不在意,但我是公主嘛,必须要照顾到皇家颜面。”荆白雀展颜:“没事,都过去了。”

惨白的月光下,桓照仰躺在枝桠上,手中捏着酒瓶,当他听到荆白雀提前大漠往事时,时不时擡臂往嘴里灌,整个人身姿更如纸薄。可当她表现出云淡风轻,往事已远时,胸腔里那颗跳动的炽热的心,骤然缩紧,生出钻心之痛。

宁峦山的声音透过窗户飘进他的耳朵:“我知道你不容易。”

荆白雀拍了拍他的手,笑了,笑得澄如琉璃。

桓照慢慢闭上眼睛,经历了这麽多事,换作他人,恐怕早已疯癫,但她骨子里,仍然存有坚韧的温柔,他喜欢一切在这世间挣扎求生又不肯放弃的人,就像他自己。

这麽想,他心里既痛,却又觉得开心。

她从鲛宫手里逃出来之后,本可以重新开始,是自己让她吃了那麽多苦,在她只有一步踏入光明之时,把她推入了深渊,而今还能再见到当年的笑容,自己也了无遗憾。

屋里的荆白雀听见枝头的风动,稍稍侧目,但很快被宁峦山的话语拉回思绪,两人靠坐,又谈起拓跋嗣。她的心情早已舒展,说话时放得很开:“其实我不与他逞口舌之快,除了最初的愧疚,也敬他是君王,犯不着得罪,他文治武功都不弱,当初清河王拓跋绍谋反,他也只诛他一人,既有手段,却不滥杀无辜,这样的气魄,很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