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茵呼出一口气:“也是,那我今天就什麽也不想,咱们去逛街买衣服下馆子去,我都不知道多久没买过新衣服了。”她笑出来,虽然努力说服自己,但笑容里还是参杂了些许担忧。
自从怀孕后,她的身材是一天变一个样,以前买的那些漂亮裙子都穿不上了,也不敢再去逛街,就害怕看到自己已经走样的身材,现在又瘦下来一些才敢去。
唐书蔚安慰她:“怀孕后身材走样是正常现象,不要担心,你要是不喜欢这个身材,回头多做做运动就瘦下去了。”
“行!那就借你吉言了。”陈茵笑盈盈的,自从做了妈妈后,她的神情就总是不自觉地染上了母性,看着别样迷人。
所以不要担心,女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美丽,少女时的青涩懵懂,长大后的成熟韵味,随时都在变化,但要相信,随时都在变得更好。
唐书蔚看着她,目光中不自觉就带上了欣赏,折服在她的气质之下。
二人坐上公交车,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百货大楼,现在的商场还不像后市到处都布满了空调,不论走到哪都是清凉一片,是大家消暑的好去处,现在的大楼内部夏天还是有些闷热的。
许是几个月以来第一次跟朋友出来玩的缘由,陈茵哪怕额头已经开始冒小汗珠也一点不嫌热,拉着唐书蔚在里面乱转。
一台电冰箱现在的价格大概是一千多,唐书蔚想要买一台回去,差不多就把他们二人的存款掏干净了。
好在她已经做好的决定,到了现场也不犹豫,眼都不眨一下就买下了一台电冰箱回去,跟洗衣机一样,这边是有工人给拉回去,还给搬到楼上的。
现在的电冰箱又贵又没有后世大,一台单开门的冰箱,估摸着一米二高,半米宽、半米深的样子,放不了太多东西,这时候冰箱可是结婚三大件之一,还有两大件是电视机和洗衣机。
洗衣机家里已经有了,再攒点钱买个电视机,家里三大件也算是全了。
唐书蔚在钱财上一向很乐观,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在每个月都有固定工资的情况下,没必要过得那麽节省,能够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她一般都不会怎麽犹豫的买回来。
主要也是她现在也没有别的要花钱的地方,虽然在前世上学的时候学过历史,知道再过几年商品房盛行,会有长达几十年的炒房热,这个炒房甚至可以持续到她今生晚年时期,但对于这个事情她并没有多麽热衷,毕竟她也是穿过了将近两百年才来到这个时代的,对于二十一世纪发生的事情没有实感,而二十二世纪后,住房这个事情早已不是那时大部分百姓所在意的,毕竟几乎每个人都能有一套房子。
所以她到了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对于房産也完全不关心,因为她知道自己有房子住,不用为此事担心。
而生活上,她也没有必须大富大贵的执念,小满为安即可,只要不愁吃不愁穿,手中还有些閑钱,这就是她十分满意且向往的生活了。
定下电冰箱后,唐书蔚就和陈茵一起在大楼里閑转,陈茵想买新衣服,就先去看了服装,最近正是华国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发展最迅速的尤其以沪市等沿海城市为主,几乎可以说是一天比一天更繁华。
而繁华这件事更是体现在百姓的衣食住行上,“衣”为首,正是变化多样,陈茵还是纺织厂的呢,才几个月没去上班,市场上的衣服就已经大变样了。
陈茵瞧着店里的衣服,惊得长大了嘴巴,简直不可置信,说到这些又有些担忧的对唐书蔚道:“我这几个月没上班,但也是知道一些消息的,也搞得我心里慌慌的。”
唐书蔚从前是在历史书上学过华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发生过一件大事的,但她上学时没好好学,记得有些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麽事,只知道关乎着很多工人阶级。
这时候的工人阶级可是很光荣的,工资高,工作清閑,又是铁饭碗,大家都挤破了头的想往工厂里钻。
陈茵咬着唇,不知道该不该跟她说,她左右看了看,没有其他人,便低声说:“厂里的同事来看我时都跟我提了嘴厂子里的事情,说厂里现在效益不太好。”
唐书蔚虽然不知道她们厂子效益怎麽样,但也清楚现在市场上的很多款式新颖、卖得好的衣服几乎都是从广省那边进来的,广省离港市更近。
华国和英国在去年十二月十九日签了《中英联合声明》,九七年港市就能回归华国的怀抱,全国百姓都高兴地不能自抑,也因此,港市那边流行的更时髦的东西纷纷传到内地,广省因为地理优势,能更早的知道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