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屿洩了气,从抽屉里找出昨天没写完的试卷,说:“那你直接去问他吧,我也不清楚这些。”
“我这不是没他微信吗……”同桌拿起她放在桌上的空水杯,“要不还是你去问吧,帮个忙呗,我给你接一礼拜的水行不行?”
预备铃后正式上课的铃声响了,同桌还抱着她的水杯不肯撒手。今天是周一,英语早自习,科任老师準时从走廊推门进教室,后面跟着班主任,站在前门看谁没开口跟读。
姜屿和同桌默契地低下头,看各自的单词书。
3、
英语课要连着上两节,第二节上到一半的时候,教室后门突然开了。
谢知予从后门走进来,就坐在最后一排。班里同学早就习惯了竞赛生的“神出鬼没、行蹤不定”,就连老师也见怪不怪,沖他点了点头,继续捧着试卷讲题。
同桌趁着老师板书的空隙,飞快在草稿纸上写了几个字,盖在姜屿的试卷上。
——他回来上课了,你记得要帮我问啊。
姜屿擡头看了眼老师,在同桌诚心恳求的目光中还是心软了,在这句话下面回了三个字“知道了”。
她将草稿纸推回去,对着黑板上的答案专心改错题,一次都没有回头。
“诶,複赛难不难,发挥得怎麽样,有把握吗?”
除了姜屿同桌,班里也有不少人好奇竞赛的事情,但程度基本止步于谢知予能考多少分。
谢知予从小就习惯了这种来自他人的问候,其中有善意,自然也不乏有恶意。可无论旁人到底抱着怎样的心思,他都不会将这些放在心上,并非是他生性乐观,而是他压根就没有在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