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辛导长吁了一口气:不管是夫妻感情的变化,还是父子兄弟之间的情感变化,不用台词,全在他们的情绪里。

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情感的铺垫,在后来李世民平定天下大部,声望日隆之下,他的兄弟不容他,要杀他的时候,他再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先发制人。

这一场对长孙氏来说,也是重头戏。

这一年,她也才二十五岁。

玄武门之变,长孙氏是深刻的参与者!她从来都不是这一场大变局的围观者。

这样的事情,在未发之前,是机密中的机密。

但她知道。

出这个主意的人是房玄龄,而此人出身文学馆。是长孙氏常年打交道的人!

玄武门之变这里,桐桐和四爷跟马编剧反複去考据史书,还是决定改了其中的一些细节。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怎麽準确的知道李渊要在海池泛舟,且身边只有一百余侍卫的?他的消息途径是什麽?

宫里对他猜忌颇多,而来往宫廷,不管是李渊还是后妃都不能拒绝的长孙氏只怕才是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

也就是说,长久的侍奉内宫,弥合于宫里的关系是真,但处处小心谨慎,但凡有机会就收揽人心,搜集各种消息,也是长孙氏能办到的。

毕竟,李渊成为了太上皇了,有段时间对李世民不假辞色,却对长孙氏从无二色。可见,长孙氏在这其中都做了什麽。

她可能只是出于自保的原因,但四处与人交好,就是能扩大信息网,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玄武门之变,她就是参与者之一。

世人都说皇后贤德,可她要是世俗意义上的贤德,那就该劝谏丈夫做个忠臣,而不是造反。

《旧唐书》的记载是: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