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镇北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看林宪怀:老兄,你闺女是忠是奸,你看清楚了吗?
林宪怀坐着都没能起身,也看向金镇北:你儿子是忠是奸,你又看清楚了吗?
两个爹彼此对视,然后谁都没理谁,各走各的,走远了。
而桐桐和四爷呢,真跟着小皇帝去了内宫。
这事看起来处理的是云淡风轻,可是接下来呢?接下来又该怎麽办?
小皇帝往炉子跟前一坐:“取民意这一点,是太|祖和祖娘娘坚持的,也是皇室始终坚持的。朕不能改变这一点!参政、问政,不过是听取民意的途径。如果这条途径废了,那下一条途径在哪里呢?”
也容易呀,“士、农、工、商、学、军,大致也就这些分类。士就不说了,农与各地父母官的评定挂鈎,尽量做到少些弄虚作假。工嘛,这个现在最集中……”
工的人数攀升,成了城市的主体。
“商,只取义商。但凡有不诚信经营的,都不在义商之列。”至于学和军就不用说了!
将民意从随机的,调整为板块,各有各的利益需求,他们之间很难取得统一。
桐桐就说,“女性在其中的比例,至少得跟新阁的比例类似。”一比五!这是没法子的事,事实上,女性受教育、从事各种行业的总人数本就少,这一比五是能争取来的极限了。
小皇帝看金肆晔:你说呢?
四爷就说,“以后若是有新兴的行业,再往里添补就是了。但大致上,是逃不过这几种的。若是能把僧、道都添上,那就更合适了。”
小皇帝又问说,“最近,京城外建起了四五处洋人的教堂……”
“这个该管。”但是,百姓未必吃他们那一套。
桐桐就笑道:“如果洋教堂免费供给饭食,那牧师叫大家唱诗,可能真会有人去唱诗,唱完了有饭吃。挣了一碗饭,就省了家里的开销。”就如同去丧主家哭丧一样,哭了一场,不也得管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