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页

嫉妒这样的废物,可谁都想成为这样的废物,投胎是个技术活,对吧?会羡慕这家伙的好命,但不会有更多的属于纯负面的东西。

关键是这个ji子以前的生活方式,叫大衆开了眼了。而后,更多的人把视线聚焦在这些女人身上。

本来,朝廷就在安置和解决这些人的问题,就足够引人注意。又出了这样的事之后,注意力更集中了,因为有料可以挖嘛。

而戏剧性的是,这个叫小莲的姑娘,闹了这麽一场之后,并没有再跟金双城纠缠。人家果断的跟一个朝x来的商人完颜明相好了。

而今新明和朝的关系相当和谐,完颜这种姓氏一听就是满人。早在前明末期,满人就用的是汉文,说的是汉话,再加上东北就有完颜这一支,这种姓氏在新明很常见。

就如同欧阳、上官一样,而今都不会引起人太大关注的一种姓氏。

没有语言障碍,又学的是一样的文化。来这边做生意,做的主要是宝石生意。那边有很成规模的宝石産地,主産红玉、黄玉、紫水晶、白水晶这些。要论豪富,那是相当豪富的。

此人在京城里有宅子,京城外有庄园。在朝x肯定有家室,妻妾成群,但是在新明养了相好的,问题也不大。

而且,真就是年跟前了都,报纸上登了。说人家小莲也不低调,毫不避讳的说了,“我感觉不到金二公子的诚意!”

别人就问说:“能跟家里提这个事不是诚意?”

“嘴上的诚意从来不是诚意!完颜明赠我宅子铺子,给我十万银压箱,你若是我,你选谁?”

“姑娘会去朝x吗?”

“去做什麽?我有宅子有铺子,这银子放着年年有进账。”这些是我当私房攒着的,跟他过日子,他养我的银子是另外的花销,假使有一日厌烦了,我的依旧是我的,“我的日子总要过的。”

比起其他人来说,这个小莲现在的日子不得不说叫人豔羡了。

而叫人唏嘘的是,完颜明之前是有一个相好的,那姑娘也是头牌,叫怜香。早几年,完颜明来新明,对这个怜香是一见倾心。于是,也是花了大价钱包了几年。这几年,怜香也不接别的客人。

胡同被查封了,怜香倒是不慌不忙的,直接投奔完颜明。可完颜明没有接纳,只花了百两银子,在城外给怜香买了一个带着一个极小铺子的小房舍。真就是前面铺子一间,后面一间正屋住人,一个厨房一个杂物房,一个小小的天井,这就是全部。

铺子若是做胭脂水粉的生意呢,也能养家糊口。若是把铺子租出来,每月二三两银子。一个人过活的话,小康的日子也算是能过。

而转脸呢,又花了那麽大的代价,直接跟小莲相好了!相当于抛弃了怜香。

于是,这个怜香便想不开,再找了完颜明一次,被完颜明撵出来之后,回去便吞金了,人没了。

这都过年了,大家忙忙叨叨的过年,这点风月事,不过是一点谈资罢了。

而后,还是这个《衆民报》,又发了一篇文章。文章里谈的还是风月,就说怜香和小莲,为何遭遇如此不同呢?归根结底,那便是完颜明包下怜香的时候,怜香就已经在那个行里接客两三年了,可小莲不同。小莲是清倌人,乃是清白之身。像是这样的姑娘,初|夜就是八到十万的价格,而完颜明愿意花那麽多代价,无它,小莲更干净。

这报纸出来的时候都大年三十了,早起桐桐一边喝了豆浆一边看这个文章。扫了几眼之后,她倒回去重新看了看。

文章上这麽说,没有错!世情如此,男人的心态就是如此,没有人觉得有什麽问题。

这种认知上的事情,不是说谁能干预的。便是再过很多年,还是会有人在乎是不是处这个问题。

今儿休沐了,她把这个事记下,回头该跟顾玉娘提一提:这个问题的讨论最好不要放在报纸上进行!因为太容易引起大面积的讨论了。有些事讨论能解决问题,可有些事过度的讨论反而会制造问题。

在金家过了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回娘家,之后,她就不经常过来了,她得住伯府。因为她有自己公事上的同僚要接待,住在金家并不方便。

金镇北当然知道这一点,并不勉强。

大年初三,顾玉娘这些女官来拜年,桐桐就提这件事了:在喉舌上,注意这个问题。太敏感了!

女人走出家门,不像是之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前叫人看见了脸看见了脚,都能称为不检点。现在不这麽认为了,而且,和离呀、相好的不成亲了,越来越多这样事的时候,再去大面积从这个方面量化女人的价值,这绝对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