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只可惜啊,在这样的时代,嫁人之后,往往是不複从前了。她为她们惋惜,又只能做自己应做的。她鼓励她们哪怕嫁人为妇之后,也要继续保持从前的志向与爱好,能发多少光就多少光。

这样的师长教诲,在过去几十年里,影响着她,如今,她也教书几十年,影响了一些女孩子。数量上当然不多,因为,师长曾经的教导怎麽比得上夫家的信重、比得上父母的叮嘱、比得上儿女的前程?

于是啊,曾经熠熠闪光的女孩子长成了妇人,甘愿藏起才华,做一个标準的妻子和母亲。

谢宁心里感慨了一阵。但眸中闪过眼前这些认真答题的女孩子,就忍不住微微一笑。

身为山长,她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想法,所以她没有走到哪个学子的身边过多地观察,只是走到了最后,在孩子们看不到的地方,注视着她们。

这一届有不少好苗子啊,经义斋的沈文汐、廖茹,时务斋的陆银兰、孟雾芙,还有……晏盈。

虽然晏盈入时务斋不久,但她已经听不少时务斋的夫子们说了,晏盈学以致用的能力很强,是很典型的学习型学子,很值得栽培。夫子们也是识货的,教了那麽多年书,私下底也会偶尔聚在一起点评一下学生。

在学生面前必须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私下底还不允许有所偏爱麽。

目前到谢宁面前夸晏盈的夫子,已有好几个了。

这孩子……真是让她意想不到。

晏盈在经义斋的时候,其实表现比较一般,即使成绩不错,但是……她在她身上没有看到什麽灵气,只有无力的堆砌。所以光说经义斋时期,那时候的晏盈是远远比不上沈文汐的。

可如今,她在晏盈身上看到了灵气。非常好,她很期待这个学生接下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