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安朝已经引入了量化的评分考核。此前一直是以“甲等”“乙等”“丙等”“丁等”四个等次对学生评价,比如有五位阅卷者,每位都需要将试卷每道题打一个等级,若最优秀的人都是拿了五个“甲等”,便要在这些人中再做二次评价,非评个高低优劣不可。
好在如今有了数字考核。以“一百”为满分,每五分为一个阶梯,也就是说分数只能是100、95、90这些五的倍数,而不能是其他数字,也方便了计算。
由此解放了阅卷者。不需要为了绝对公平让每个人把每道题都改一次。
晏盈了解了这个规则后,忍不住啧啧点头,这不就是流水化作业嘛。在现代考试也大多如此。怎麽可能投入所有老师把每道题都改一遍啊。一人改一题或几题,避免了个别主观性。
经义斋这种文科都是这样改卷,时务斋这种理科就更不用说了。
此时学生们都考完了,下午没有课,各自回家放松去了。夫子们却仍然在加班加点,为的就是在公平的情况下尽快将这魁首选出来。
教了这麽久,她们也想看看孩子们是什麽水平了啊。
时务斋。
教算学的兰夫子这次也参与了出题,十题里面有三题是直接的算学题,还有另外两道综合题也涉及了算术,所以她是要参与改卷的。
正改着卷子呢,就听见隔壁的张夫子抚掌大笑:“妙啊,这个学生的答案真是太妙了。”
张夫子是教地理的,偏偏整个崇文书院就只有她一个人特别在行,特别喜欢,平时都没有一个同道去聊聊。喜欢地理的学子也少。久而久之,张夫子就心理变态了,每次不管大考小考让她出题,她都要出难题、出偏题,难倒了学生,以期激发学生兴趣和好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