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诸葛盈也算是体会到了什麽叫做师徒情深了。作为老师,朱不悔着实不错。

既然明日就要考试,在场所有人也学着朱不悔,提出要避嫌。最后一同与朱不悔在环境不好的住处睡了一晚上。那边是有时候重臣不得不留宿宫内的住处,早有先例,却也不怕会与宫中女眷相见,有个什麽不好的。

皇帝于是一边命人通知那八百多个“倒霉蛋”或“老鼠屎”,一边派人印考题。又着诸葛盈去监督:“这事就辛苦你了。父皇记着你的功呢。”

诸葛盈:“不敢。能为父皇分忧,阿盈就很高兴了。”

哄得皇帝更是龙颜大悦。

翌日。皇帝下了朝,在建极殿举行考试。他亲自在上首坐着,八百多名考生都认真作答。

他们之中,有无辜的举人,心道,我又不曾作弊!为何还要再考试?万一我答不出来了,岂不是还没有功名了?可我又不是次次都有这麽好的状态的。

又一想,也不光是我,一同考试的甚至还有朝廷官员呢,他们也是倒霉催的,都考完进士了,居然还要来考试。也罢,我就当做是提前体会殿试了,如是表现好,说不定还能让陛下青眼有加呢。

着实是个乐观派。

也有人想不通,可想不通没办法,陛下有旨,为了科举公平,也只能再考。他也不想一辈子都被人怀疑:“哎呀,他是从应天府科考出来的,没準做了弊。”

那些朝中官员主要也是这般想,才能安抚自己。老天爷,谁承想,当了官还要来考试啊!不过,他们也是真的不想日后但凡有个失误,或是被政敌攻讦,就有这麽个弱点,“你是应天府那九年科考的,是不是也给杜家送钱了呀。”

咱可不背这个锅。

部分心虚者,也只能认真作答,希望自己能考好,蒙混过关。反正杜家没有吐出来,朝廷也没有证据。

做得快的人,已经快看到最后一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