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页

知道,不代表就接受了。

之前诸葛盈为了让太上皇同意开这医学院,可是劝了好一会儿的。太上皇思及从前的宣明,那百毒丹若是被他带在身上了,他是不是就不会出事了?也就是他太善良,不肯自己据有救命的药,才让秦院使去複刻。

这是利在千秋的好事,太上皇如今自然也不会阻拦。

若能降低点成本,那就更好了。更多的人用得起来,尤其是沙场的将士们。

至于那士兵的伤药,则更有必要了。沙场无情,不少士兵根本不是当场就被射死了、砍死了,而是回到军营后救助不及,或是流脓,或是发烧,不多久就没了。

且不提战斗力的问题,他们也是血肉之躯,是一家里的孩子,是某人的父亲、兄弟呀。

他赞了诸葛盈几句,诸葛盈又道:“孙女想着,等医学院办得有模有样之后呢,再请南诏国的人过来,交流医术。他们不是一向医毒双修麽?有交流,才能有进步。”

太上皇又惊喜:“你连这都想到了?”

诸葛盈道:“我们大安与南诏关系不错,不然他们也不会送百毒丹来了。可见友邦之间,还得互相帮助才是。”

若是新城郡王在,必会破口大骂:上次你也说我们北翟和你们大安是友邦!我呸!合着这友邦的定义还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呢。

又过了几日,刑部有了新进展。他们查到了晏君乐在燕京置的私宅——晏君乐真是狡兔三窟啊。不过这也说明了,这种多处秘密置宅的,多是办了亏心事,否则何至于如阴沟里的老鼠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