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早有这个念头的。只是一直不曾有合适的机会。
那日接到元生的书信,在看贵太妃生辰宴章程的时候,越襄就想到了。
她要看的是二十年前从柳州递来的奏本,年深日久,过去的原件还存在勤政殿中,但不在先帝的书房里,她要过去寻一寻,是为印证元生书信里查到的事情。
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夜里,人人都被贵太妃的生辰困住不能轻易脱身的时候,越襄才能安安静静的去那边看一眼,证实她心中的猜想。
也只能是这个时候,才能避开沈闫的耳目,清清静静的去看一眼。
折桂面色肃然,始知事情重大,她本就是稳重的个性,比起鹊枝来说自然是更妥当的留下来善后的那一个。
而鹊枝机灵些,陪着太后娘娘过去,也能规避许多的麻烦。
武昭元年,是先帝登基的第一年。
平宗在位时间很长,到了后头的十年,平宗年纪大了,已不能很好的处理朝政,便由皇太子来协理朝政。
因此先帝在登基之前,就已经在平宗时期料理朝政十来年了。
先帝登基的时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将逾四十岁的年纪,总还是能大展宏图的。
先帝在位二十年,作风比起平宗时期显然是要更雷厉风行些的,可因为时间并不是很长,朝野上下往往都还是倾向于先帝是守成之君,是为了延续平宗在位五十年的太平的。
因小皇帝还年幼,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武昭年间,先帝在位二十年的所有东西都没有封存起来,都依照先帝的吩咐放在勤政殿中,等待着小皇帝年纪渐长后开啓学习观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