竈上炖着的老鸭汤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咕嘟咕嘟地响着,即便这会儿锅盖没掀,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锅内是什麽光景。

“来,先喝碗汤,等会儿那俩皮猴子回来了又该吵着要了。”她笑眯眯地说道,完全不掩饰自己让大孙女抢先吃独食的想法。

畅畅双眼瞬间弯成了小月牙:“嘿嘿,就知道奶最疼我了。”

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姑娘捧着跟脸差不多大的海碗小口小口喝着汤,看起来格外令人心头发软。

“你娘肯定是去找你爹了,不然路上肯定能跟你们遇上。”何桂芝估摸了一下时间,猜测道。

“那估计是,早知道我也去找爹了,说不定还能遇上爷,一家人一起回来。”

何桂芝摆摆手,她近些年头上添了几缕银丝,但脸上的笑容依旧舒展:“你爷今儿可回不来,他去市里开会了,前儿去的,估计还得几天才能回来呢!”

“爷去市里啦?”畅畅一脸惊喜,“上回我还说他要是什麽时候去市里给我淘点新的小人书呢,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记得。”

“忘不了,走的时候他还念叨了呢,说得空就去书店和废品回收站看看,不然空手回来咱家大孙女肯定要跟他闹了。”

“奶奶!我才不会!我可乖了。”

“好好好,你乖。”何桂芝笑呵呵地应道。

许秀和陈志远回来以后家里才开饭,跟平时相比,今儿陈家的晚饭偏晚,但这并不影响饭桌上的和乐氛围。

双胞胎十岁,正在村里小学上着三年级,因家里在伙食上向来舍得,他们俩嘴也壮,打小就长得比同龄人大一两圈,如今也身板结实得很,平时瞧着已然活脱脱两个小少年模样了。

每次吃饭的时候,何桂芝都不由得要感慨: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句俗语还真是一点儿都不掺假,要不是家里如今算是有三个人挣工资,恐怕还真没法让家里这仨孩子不亏嘴。

是的,继陈四达之后,陈志远和许秀现在也算是有工作的人了。

前者自从借着何世盛搭上了省城药厂的线以后,凭着往日里积累的采药和炮制经验,顺利地伺机“捡漏”了一个药材采购员的工作岗位,如今已经一路从跑腿的新人升上了县里采购二组的t小组长。

相比之下,许秀的工作乍一听倒是逊色一筹:镇上半脱産的拖拉机手,大部分时候仍留在大队上工,春耕秋收的时候则开着拖拉机在各个大队之间轮流帮忙,镇上给一部分工资补贴,用上拖拉机的大队也会出一部分工分或者口粮。

论工资收入,大部分收入是工分粮食的许秀是比不上陈志远这个县里的药材采购员了,但要论起在陈家沟乡亲们眼中的体面程度和重要程度,拖拉机手的工作不仅不输,甚至隐隐还有些反超的意思。

原因无他,主要是有用。

陈志远成了采购员,对陈家沟最大的帮助是教了大家种植炮制了两种最常见好养活的药材,顺便再帮忙把炮制好的药材收购了,省得大家再专门跑一趟,但是,既然常见好养活,那也就代表着价格不会高到哪儿去,带来的收入是有限的。

许秀这个拖拉机手就不一样了。且不说丰山镇唯一女拖拉机手出在陈家沟这事能让他们日常多上一份吹嘘的谈资,光是每年都能第一梯队用上拖拉机,还能时不时蹭上一回车,都够陈家沟的人把她当成宝了。

先前陈四达和陈志远父子俩先后吃上公家饭的时候,他们一家在外头明里暗里可没少听到旁人的酸言酸语,反倒是许秀得了拖拉机手的工作以后,閑言碎语反而少了不少。

第 29 章

如今的陈老四家, 别说在陈家沟了,即便是放到整个丰山镇去比,也算是殷实的人家了。

这年头没什麽娱乐活动, 陈家沟着名极品一家人洗心革面的事迹在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谈资, 人们热衷于议论这充满浪子回头金不换色彩的一家子, 将他们一家人是如何把日子从家徒四壁老鼠来了都得饿死过成了现在的有滋有味红红火火的过程翻过来倒过去地说, 这样的讨论最后往往都会得出同一个不好放在明面上说的结论:肯定是老陈家祖坟冒青烟了, 祖宗看不惯这一家子懒汉极品, 给他们托梦点化了!

乐此不疲,津津乐道。

对于乡亲们私下的议论, 许秀他们一家人都是一笑置之:托梦确实有托梦, 不过是那位52349989号幼崽系统和原身陈大丫托的梦,其他的嘛, 说老陈家祖坟管用总比说他们事出反常必有妖八成是鬼上身要好吧。

十来年过去,陈四达夫妻俩和陈志远他们已经很少会想起那个基本没出现就已经休眠的劳什子系统了,相比之下,由于偶尔要借用一下畅畅的小空间, 陈大丫倒是还偶尔会被他们提起那麽一句两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