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竈炉旁边是一个盛水的大水缸,上面还挂着一个铝做的水瓢,压在水面上。

接着另起的墙面放着两组立柜,一组高到墙顶的,另一组低矮一些。

再过来的最后一面墙,就放着平时用的洗脸盆,一张红方木桌,几个凳子。

如今天气暖和,到了冬天,这里还要加一个铁炉,给屋里供暖。

因为冬天火炕温度不够,后半夜会变冷。

而春秋时分,白天的余火就够用了。

夏天太热,就在外面生火做饭。

出了门,屋子对面是一个黑洞洞的小房子,用来放置家里的杂物不需要用的髒东西,还有烧火需要的煤炭和干木材。

他们这里是三家连通,共用一个小院,都是一个屋子一个小房子,占地面积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锁住院子的大门。

大门在苏熙宸这一家的左手边,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占据的院子比两家大一些。

若说如何区分那块算谁家的,这建房时也有讲究,直接在中间分出了高低砖块线,一眼就能看出区别,用的材料都不同。

他旁边中间这家,是一个老爷爷住着,身边带着个年轻女儿,女儿出去市区打工去了,常年不在家。

而最边上那家,因为距离院门最远,也就地方最憋屈。

这家是一对较为年轻的夫妻,刚生了一个小儿子。

妻子在家里生火做饭养孩子,丈夫在外找点零活做,神神秘秘的,别人问起工作,也不愿意和人透露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