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书院还可以收其他学生来读书,这对京兆府的名声十分有利。
李弗还办好了前期的事情,只要朝廷再小小拨一笔款项,这件事情就能成。
许府尹要是不同意,那他得得罪多少人。
他要是同意了,他就得去跟範首辅说这事儿,让他拨款。
就算能拿到钱,他在那边也得落埋怨。
而且许府尹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了,他在这件事情上已经落了下风,回头宣扬起来,也是李弗和武王府的功劳。
所以许府尹难熬啊。
他在家对妻子梁氏说道:“早知道如此,咱们还不如在地方上待着,我头发都愁白了。”
梁氏在旁边说:“你在这里发愁,範首辅又瞧不见。”
许府尹道:“只怕人家要觉得我办事不力,争不过武王府的人。”
梁氏道:“那李三郎是什麽人物,人家自少年时便扬名京城,李家落难,他生在西北熬了三年,出生入死得了武王青眼,别说你争不过,京城里又有几个争得过的,咱们放宽心,尽力就是了。”
许府尹得了妻子这一番话安慰,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这说的也有道理,李家是几代在京城的,他算得了什麽,他要是能争过李弗,那他说不定就能跟範首辅去争一争了。
他真没这个本事,还是算了吧。
人还是不要太为难自己。
做好这个心理準备,许府尹就去把这个难题交给自己的上司了。
对于办学一事,範秀也是喜闻乐见的。
可他们主动办学,跟被迫办学,心情是大不相同的,他不想花国库的钱,去成就武王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