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娘子将戏台设在湖心的小岛上,唱腔隔了水声,听上去格外婉转,入了夜,白湄湖后面的山上亮起了灯笼,大红的灯笼顺着山路,竟像一条扶摇直上的祥龙。
袁晏可以料想,经此一宴,碧顷坊的名声就要在青城州里传开了。
袁通判多少有些怯上,因此虽然是婚宴的主家,可在简阳王面前一应行动回话都是小心谨慎,因此这一餐用得颇为拘谨,好在简阳王也不是个喜欢热闹的,不多时便退席离去,他在青城州里有自己的宅子,临行前向两家再道了声喜,便起驾回府了。
简阳王离场,李寻这才不再陪席,带了袁晴晴下至一楼,向各位宾客敬酒,两人一路行,一路饮,再回二楼时,两人的脸都通红了,李寻大着舌头,又来敬岳丈岳母,袁晏看着只是好笑。
随着许夫人拍了拍手,白湄湖心竟游来一只画舫,岛上的戏停了,画舫走出一行歌伎,有的抱着琵琶,有的拿着萧,有的托着竖琴,一位戴着面纱的舞姬在其中偏偏起舞,画舫上灯火通明,人在湖中,如在画上。
宾客们都来至岸边,欣赏这湖心一舞,小许娘子带了一位年轻男子,上来二楼给两家道喜,这位男子是许娘子的胞弟,名叫许青云,与她同是芝林县县丞所出,如今她主管了碧顷坊,特意寻了她弟弟前来帮手。
这许家也是奇了,两姐弟虽然出身官宦人家,却偏偏都对经商感兴趣,两人敬过酒,接着下楼接待宾客,袁晏见李寻和袁晴晴都已吃醉,便张罗车马,预备大家各自回府。
第 35 章
简阳王借此次参加李寻婚宴之机,在青城州里停留了数日,听取了李寻等人关于青城州诸事的奏报,更是留心考察了袁晏和兴业办。
有了此前接待京城来使的经验,袁晏按部就班地带领简阳王看过兴业办的各个机构,也详细地为简阳王解说了兴业办各项制度,内外部规则以及办事流程。
郡主和李都尉已经动身回京,只是可怜了袁晴晴,与李寻新婚燕尔,夫君却忙于公事,不得脱身。
青城州固然是简阳王的封地,可京里的诸多事宜也离不开简阳王,因此不过五日之后,简阳王也搭上了进京的航船,袁晏和李寻这才总算喘了口气。
袁晏虽然打心底里难以接受封建统治,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面对一句话就能定自己一家生死的贵族,他也只能处处绷紧神经,遵守尊卑礼仪,恶法亦法,想来就是如此了。
婚宴过了不久,小许娘子就带着许青山上门来见过袁晏,这位许公子不过二十出头,办事还算利落,如今协理碧顷坊,少不得要同兴业办交际往来,碧顷坊在林府手里,如何管理自然由林府说了算,袁晏不便,也不愿干涉。
但他还是交代了许公子几句,这碧顷坊既然已经上市,桩桩件件就要符合兴业办的律令,不论经营情况如何,都要依章办事。
有王家鱼庄这个前车之鑒,碧顷坊如今内部管理尽显严格,许公子立马答应了下来,袁晏的名头他早就听过,如今借着姐姐的关系,与袁晏攀亲,他自然尽力在袁晏面前好好表现。
州府大婚的宴席过后,碧顷坊宾客盈门,股价也见涨,正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好时候。
京城李家显然还没有放弃碧顷坊,他们在兴业办中频频出手,收下碧顷坊的股份,依照兴业办的规定,买入股票超过一成,需要向市场公告并且暂停交易,此举也被称为举牌,李袁二人大婚一个月后,李家便第一次在兴业办里举牌公告。
袁晏凭着上一世的记忆来到此处,自然提前采取了防止野蛮人敲门的措施,李家想通过买入股票的形式来夺取碧顷坊的控制权,这条路早已被排除在了规则之外。
意图通过银钱开道,直接以重金在市场上进行大量买入,从而夺取企业控制权的投资方竟不在少数,这两年因未曾在购入股票数超过百分之十份额时举牌公告,因此受到兴业办处罚的企业也颇多。
数度处罚之后,企业投资者倒是规矩了不少,但散户中却仍有不妨头违规的,考虑到即便是牛散,资金量也不足以与企业资本相抗衡,再者散户夺取企业控制权的企图心也不像企业那麽大,因此兴业办的人难免就放松了警惕。
正因此,数月之后当李家与牛散陈江宣布达成一致行动人,以总和百分之二十一的高份额持股,派人以股东名义协理碧顷坊时,就如平地一声惊雷,扰乱了林府和兴业办的宁静。
陈江持股碧顷坊,最早还要追溯到林府接手王家鱼庄之时,显然是与李家通谋已久,这样公然砸钱明抢的行为,林府又怎麽咽得下这口气,他们数度拒绝陈江和李家向碧顷坊派出联合管理人员的计划,要求兴业办彻查此事,并勒令他们减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