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端午三宝,里面有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南京的板鸭,淮市稻花村的鹹鸭蛋。”林北含笑说。

路人:

“我们淮市有特産吗?”

“淮市稻花村的鹹鸭蛋不就是麽。”

“这是我们淮市的特産吗?”

“既然他提到淮市,鹹鸭蛋就是咱淮市的特産。”

“原来我们淮市有特産啊。”

“杏花村的汾酒,稻花村的鹹鸭蛋……它们的名字真呼应。”……

“淮市稻花村的鹹鸭蛋可是通过余淮镇走出了淮市,走向了大城市。”林北自豪说,他拿一盒礼盒,指着贺卡饱含深情念蛋壳像蓝天,蛋白如白云,红油如日冕,蛋黄如红日,贺卡上是一副钢笔画,沉坠坠的麦穗,叶儿柔韧枝干坚|挺的芦苇,几朵白云簇拥着太阳,林北还画了一个印章在上面。

朱刚强外公周笙桐是一个文化人,周笙桐因为各种原因落户到后楼村,他每天练字作画,还督促子孙练字作画,朱刚强幼年跟着周笙桐,没少被周笙桐逼着练字作画,后来朱刚强搬到余淮镇,朱刚强就没有碰过毛笔,直到后来朱砚唯到外省读书,朱刚强开了饭店,他才重拾毛笔,每天空閑的时候,在桌子上铺一张画纸,在上面画水墨画,林北跟他学了一点皮毛。

就这一点皮毛,让大家特别惊叹。

他们用芦苇叶子包粽子,而且收麦子前后过端午节,画上的太阳又寓意鹹鸭蛋,让他们産生过端午节就得吃鹹鸭蛋的心理。

再则,这个鹹鸭蛋是淮市稻花村的鹹鸭蛋耶,是淮市特産,他们得尝尝。

“十块钱一盒礼盒,每个人限购一份。”林北说。

“咋还限购呢?”大家刚觉得贵了,林北就说限购,他们反而忽略贵的问题,开始在乎一份不够。

“我手里只有两千份礼盒,为了让更多人买到礼盒,我只能限购。”林北无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