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页

灯罩被拿起来,顷刻间屋子陷入黑暗。

黑暗被光明驱散,路边的枯草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北风刮的呼呼响,一家三口今天多穿了一件毛衣。

林聪的脸蛋被风吹红了,林北摸余好好冰凉的手,他钻进了竈房,不一会儿端三碗生姜红糖水到堂屋,林聪丢下鸭毛跑到堂屋,爬到凳子上伸头看碗里黑乎乎的水,姜的辛辣味猛地窜进他的鼻子里,林聪连续打了几个喷嚏,他快速爬下凳子,扭着身体要走,被林北拽了回来,林北端一碗生姜红糖水放凳子上,林聪低头看生姜红糖水,弯眼笑擡头:

“爸爸,我没生病,不喝药。”

“这是糖,甜的,你尝尝。”林北端起碗喝,一碗生姜红糖水下肚子,身子暖烘烘的,额头上出了一层细汗。

林聪带着疑惑喝一小口,三分甜,七分辛辣,他不喜欢这个味道。

余好好进来,愉悦地喝完生姜红糖水,咂巴咂巴嘴出门。

林聪小脸皱巴在一起,有些不明白糖水这麽难喝,爸爸妈妈为什麽喝得那麽高兴。

林北盯着林聪喝完,拿了三个碗走进竈房,刚準备将锅里的生姜红糖水盛进搪瓷盆里,就听到林志昆喊他。

林北走了出去,看到林志昆扶着自行车站在院门口,林志昆额上的头发被风吹到后面,看样子林志昆出了一趟远门。

“小北,咱们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高,乡里準备在广播操比赛那天重点表扬咱们村。”林志昆激动说。

“您一大早到乡里去了?”林北擡头看升到枝上的太阳。

“嗯。唐国胜昨儿说咱们镇、村小学到中心小学提交每班学生人数,我活了这麽大岁数,头一回经历这种事,不亲自去看看不得劲,就和唐国胜约了在中心小学门口碰面,谁知道乡里的领导也来了,他们朝我招手,我过去跟他们彙报生姜情况,顺嘴说了今年夏天乡里给咱们下达写标语的任务,咱们村的标语大部分鼓励家长送适龄儿童入学,咱们村的适龄儿童几乎全部被送到学校,乡里的领导嘴上说相信我,心里认为我说大话呢。

后来唐国胜跟其他学校校长聊到光收咱们村的学生,学校都快装不下了,其他村的家长还非要送他们家孩子报名上学,导致每间不大不小的教室塞了六十多个学生,乡里的领导这才相信这事。”

不是每个村都有小学,没小学的村子里的孩子要想上学,就得去其他村子上学。这些村子十个适龄儿童有三个上学就不得了了,上面下达文件鼓励孩子接受教育,乡里面三五不时组织人下乡宣传上面的思想,但是家长们不买账,林志昆猜乡里要拿他们村当榜样鼓励其他村向他们村学习。

第124章 124

昨天林东兄弟俩说广播操比赛, 林北忘了他活过一回,今天林志昆又提了这件事,浑身散发着喜悦说乡里拿他们村立典型, 林北想起来了, 上辈子的十一月中旬, 孩子们穿着他们最好的衣服,头发上染上一层秋霜徒步走到镇上中心小学。

那会儿勤快的女人坐在专列上, 期盼着和孩子团聚, 汉子们要不被林志昆安排清理河道, 要不猫在家里,桌子上、地上成堆的花生壳, 还有放倒的几个空瓶子。

已经下午了, 孩子们哭着回来,一个是气的, 为啥气,快到中午才轮到他们上场跳操, 那时候他们又累又渴又饿, 提不起精神跳操,当场被领导批评他们态度不端正,一个是羞的, 为啥羞,还不是一个学校凑不够一百人,上面拿村小学和另外两个村小学当典型。当时镇上居民和凑热闹的村民趴在小学外边围观,领导面红耳赤教育他们, 大人们指着他们哄堂大笑, 低年级学生当时哭成了一片。

他们回到家,还要被累了一天、醉的一塌糊涂的大人脱鞋揍。

他又从犄角旮旯里扒拉出这段记忆, 当年林东、林南甭管清醒还是醉的一塌糊涂,他俩总爱把怒学、超学是天才挂在嘴边,还说只要给他俩表现的机会,他俩準能被领导们重视。

广播操比赛回来,大人见着怒学、超学就问他俩“领导咋重视你俩的?领导咋还不来把你俩接走培养你俩”,他们说着说着哈哈大笑说“我忘了你俩被领导说你们是孬熊,丢脸丢到镇上了”。

他俩哭着跑回家,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就连学也不愿意上了,后来被秋霞、魏明玉拿扫帚撵着上学。

上辈子只有怒学、超学上学,耀学、爱学隔一年才上学,四个孩子都是直接上了一年级。

耀学、爱学上学那年,林东、林南交代两个孩子一定要争气,一定要跳好操,一定要把怒学、超学被人踩在脚底下的面子挣回来,结果那年区里没有举办广播操比赛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