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了想,还是继续确认了一下:“这封推荐信,可以是面向安城艺术学院的吗?”

“当然。”

“谢谢汪靖姐。”顾谙忍不住笑出声,哪怕隔着电话,汪靖都能感受到她的愉悦。

“举手之劳罢了,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情,需要你仔细考虑一下。”汪靖缓声道:“我和你一禾姐的意思是,让你跟着我们编辑部,一起进行后续的工作,不知道你怎麽想呢?”

她停顿了一会儿,见电话那头也是沉默,想了想补充道:“工作形式和内容其实基本不变,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大块人就是下周一的书画展示工作準备,按照你之前的想法继续做,就是我觉得没有什麽问题。至于第二大块的话,会跟之前有些许不同,我们编辑部插手之后,肯定不能只去做事务性的工作。”

“我也不瞒你说,我来到康城顶多一年,就需要做出成绩。昨天晚上,我们编辑部临时开了个会,你也知道编辑部里的人大多都是做笔头工作,我们呈现出来的作品要麽是杂志,要麽是报纸或一些访谈类的视频,但是这些内容成效会很慢,且竞争对手太多。”

“想要快速出成绩,我们深度分析后认为,可能需要放弃一部分用户,专注于创新,做一个细分的垂直领域。”

顾谙问:“专门面向学生?”

汪靖:“差不多,但也会面向学生背后的家长。”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策,她也是有考量的。

都说少年强则国家强,无论行业风口如何转变,教育始终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而且她之前在安城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最近许多颁布的政策都与教育相关。

年度会议的时候,她也曾和专门做教育这个板块的编辑部同事聊过,当时她心中就有一些隐约的想法。

在目前看来,康城的这个公益项目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可以,她想要乘着这股东风把自己重新送回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