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廷看着天边滚起的浓烟,“从前或许可以,现在未必。光靠故人名望,打九成无胜算的仗,谁会跟随?”
“若有人出钱呢?”虞欢问,“朝廷欠饷,战事又起,即便现在逃出去,短时间内大批流民涌入其他城池,又有多少活路?不如留下搏上一搏,待战事平定,除了有一笔不菲的酬劳,还能论功行赏,升官加爵。”
边廷:“若真如此,倒是可以一试,不过我想知道,你会出多少?”
就看虞欢伸出一根手指。
“一百文?”
这未免太过异想天开,即便战乱里的人命不值钱,也没必要为一百文拼上性命。
“一百贯。”
但是他听到一个意料之外的数字。
边廷蓦地睁大眼睛。
寻常军户每月领到的饷钱不过一贯,这女子一出手就是一百贯,她……是何来路?
虞欢继续加码,“除此之外,每杀一个敌人,再加五贯。”
“若有不善战但愿意留下打探消息者,凡是有用的,一条消息,一贯钱。”
这样一来,不但能上阵的人有了保障,其余人也有了留下相助的动力,只要城中士气不散,支撑到援军来,武承镇就能保住,他们的家也不会散。
边廷觉得这个条件可以接受,“你说的这些……空口无凭,你让我们怎麽相信?”
虞欢毫不迟疑的说出住处,“我那处宅子门重墙高,家中物资充足,若有不放心家中妇孺的,大可送到我家里去,由我照应。”
“许给你们的酬劳,若事后我兑现不出,我家中的财物,你们尽管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