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人家帮派内部矛盾,看起来又阵仗颇大,必是非死即伤的下场。旁人看了自然不免要绕道而行,即便想看个热闹,也该离得远远的,观望就是。
但那黑衣汉子却不这样,他看见打斗后两眼放光,嘿嘿一笑,提起大刀便跳进这场争斗中去了。
这黑衣汉子想来不是什麽无名之辈,丐帮中有人见他掺和进来,扬声喝道:“一阵风风波恶,你来做甚?这是我丐帮自己的事,不要外人插手!”
这位黑衣汉子身材瘦小,他脸颊凹陷、神色彪悍,正是外号‘一阵风’的风波恶,他一边应对,一边笑嘻嘻地道:“宋长老,我听闻你丐帮要清理门户,特赶来相助于你,不必言谢。”说着打斗着去了别处,浑不理睬宋长老和丐帮其他人的呵斥怒骂。
风波恶素爱打架,他听闻丐帮内斗的消息,觉得有架可打,便欢喜雀跃地赶来,在洛阳城客店内偶遇公冶乾,两兄弟好久不见,便相约在酒楼喝酒畅聊。
酒喝到一半,风波恶见楼下街道上有几名丐帮弟子向城外方向赶,他与公冶乾说了两句,便一跃而下,紧紧跟在了丐帮弟子后面。
宋长老已然清楚风波恶的个性,知道他此番是笃定了要来凑一凑热闹,但眼下也顾不上赶他走,呵斥两句后便只能先作罢,其余的陈长老、吴长老也是一般想法。
令他们大为恼火的另有其人—丐帮长老全冠清,为丐帮清理门户才是眼下最为要紧的事。
话说丐帮为何发生内斗,皆因全冠清而起。
全冠清本来已被逐出丐帮,后来他因缘际会收留了游坦之和阿紫。因为游坦之有着深厚内力、怪异武功,全冠清心生一计,撺掇游坦之于洞庭湖君山的丐帮大会上夺得帮主之位,他则複归丐帮。
离帮时他是掌管大智分舵的八袋舵主,複归时在无功傍身的情况下,仍是靠着游坦之,一跃升为九袋长老。
游坦之本是中土侠士名门聚贤庄庄主的儿子,自父亲被萧峰所杀后,他一心追杀萧峰为父报仇,失败后被阿紫捉住百般折磨,就连他本来清秀的一张脸也被阿紫让人用一张烙红的铁面具硬生生烫坏,后来更是因缘际会拜入星宿派丁春秋门下,其余经过此处略过不谈。
之后游坦之带着眼盲的阿紫遇到了全冠清,全冠清和聚贤庄庄主是旧识,游坦之怕自己现在的样子堕了父亲的名声,便隐姓埋名,化名为庄聚贤留在全冠清身边。
游坦之虽为帮主,但本人心无城府、见识浅薄,又一心一意癡心于阿紫,帮中事务全凭全冠清吩咐安排。
全冠清仰仗游坦之这个靠山,在帮中呼风唤雨,自是大为潇洒自在,他不免更加贪恋权势。只因帮中不服游坦之的长老、弟子仍然不少,全冠清隐忧自己的前途,便让游坦之下令杀了那些弟子。
后来全冠清更是献议游坦之,让游坦之与少林派争夺中原武林盟主之位,以稳固自己的地位。不止如此,全冠清还精心策划,邀请了各路英雄好汉齐聚少林寺,因而有了少室山下丐帮与少林派相峙,以及武林人士齐聚少林一事。
当日全冠清让游坦之下令,在距少室山数百里外的黑森林中截杀了丐帮弟子易大彪等数十人,此事本该隐秘不透风声,但慕容複一行人恰巧路过,还未断气的易大彪将此事托付他们带话给丐帮长老。
因此在少室山下,丐帮与少林两派相争那天,吴陈宋三位长老才能得知全冠清、游坦之的恶行。
游坦之在少室山时,公然向星宿派丁春秋跪下磕头拜师,早被丐帮衆弟子唾弃,之后游坦之在与萧峰打斗时,被萧峰踢断了双腿,他后来仓惶逃离丐帮,最终为阿紫撞崖殉情而亡。
而全冠清还在丐帮中,他不甘放弃长老之位,凭借自己的一方势力茍居至今。
吴陈宋三位长老那日得知全冠清的恶行后,本打算少室山事情一了便立即跟他算账,谁料事后又忙于西夏国招亲一事,尔后还有辽国发动大军靠近雁门关,事关天下安危,丐帮自然义不容辞。
等到事情尘埃落定,与全冠清算账一事便耽搁至今才得以开始清算。
全冠清在丐帮盘踞势力,高居长老之位,其下属还是有不少弟子愿意追随他的。
而丐帮向来以‘仁义礼智信’为帮要,全冠清唆使游坦之下令诛杀丐帮弟子,已是犯了丐帮帮规,丐帮帮衆自是愤恨全冠清的所作所为,由吴宋陈三位长老为首带领的帮衆和全冠清的下属相峙不下。
吴长老手提鬼头刀、陈长老擎着布袋和宋长老一道围攻全冠清,“全冠清,你犯了帮规,屠杀同门,罪无可恕,你还不自行了断,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