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州,因着柳中云的一己之力,挤进了朝廷本月的赈灾名单。
消息一传回京城,立即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
皇帝在上面高坐,群臣便在下面小声嘀咕。
这件事情,相当之严重。
鱼米之乡,若是因这种荒谬的原因闹饑荒,是要逼得百姓造反的。
淮州百姓本就身无长物,眼下连手里的那点田地都要被各位地主世家搜刮干净。
若是还吃不上饭……
那就只有抢了。
抢地主家的,抢世族家的,若是淮州当地的抢尽了,那便抢周围州县的。
被抢的人没了粮,也要吃饭,怎麽办?
那就再去抢别人。
几个人抢不来怎麽办?
那就几百,几千人一起去抢。
到时,若是即使控制住情况,那就是上千人落草为寇。
若是控制不住……
便是成千上万的起义军!
事情闹到现在这个样子,稍微有些头脑的官场老油条,都知道这件事跟魏麟脱不开干系。
但是皇帝不说话,谁也不愿意出这个头。
大皇子一系的人,眼观鼻,鼻观心,统统都在装死。
他们已经在军政改革上占尽了便宜,这才导致魏麟只能转去淮州敛财。
谁曾想,此一去,好处没捞到多少,却折损一员大将。恐怕现在魏麟正气得呕血。
这个时候他们只需要明哲保身,就已然占据极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