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救
再过一个时辰, 在场的宾客学子们,陆陆续续开始坐起了诗。
作好的诗送到前边搭起的台子上,台上几位名士收到了诗, 便会开始讨论诗文是否出彩。
而如玉胭这类的, 也能收到诗文。
每个凉棚前, 张夫人都留有一个书童,专负责抄录诗文。
此时玉胭与成华桌上的酥山已经空了, 桌上摆了十余首书童抄回的诗。
她们二人坐在一起读诗。
成华时不时说上几句:“这诗辞藻堆砌,不好。”
看了另一篇, 又皱眉:“这诗还不如我作的呢。”
玉胭倒没有说什麽, 望着诗笑了笑。
从前玉胭也被父亲追着作诗,作不出来,就要少去几日可以玩乐的时间, 那时候玉胭绞尽脑汁,作不出诗, 最后好容易干巴巴地挤出了首。
那时到底年岁轻、阅历浅,待人接物, 都没有足够的领悟,写出来的诗,更是浮于表面, 那些名诗里的愁思、亦或是报效家国的热血等等等等, 她都写不出。
成华不知是想到什麽,扭过头, 目光灼灼:“我还见过你作的诗, 你阿耶给我看的。”
“你十一二岁的诗, 都比他们要好。”
玉胭脸红了红。
那哪儿是她作的诗。
玉胭当时不止一次为如何交差而发愁。她心道她的诗送到父亲桌前,定会被打回重写的。
就在她发愁时, 窗外有人丢了一只用宣纸折成的小船进来。
小船砸在玉胭跟前,将出神犯愣的玉胭吓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