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饶是如此,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军,还是不能小觑。
若能将其集合起来,对于商清晏来说自然是如虎添翼。
可若是不管不顾,他们只会在两国对战时,给大殷再添负担。
如今两国还没开战,商渐璞登基,好歹是让大殷上下安定些许,一些“人祸”,商清晏还能出手补救。
但大殷的旱涝之患,却是上天注定,商清晏无能为力。
如今百姓积贫,国家积弱,一些地方官为了让政绩好看,好为晋升铺路,非但隐瞒灾情,不能让朝廷及时派发赈灾粮,还要向百姓收取各种苛捐杂税。
这就导致一些百姓为了活下去,毅然决然上山为匪,等待时机便会揭竿起义。
商清晏让沈至青悄悄联系的,便是这样的民间义军。
上辈子商清晏在边关击退凉兵,护住家园后,耗费了许多年的时间,才将民间的起义队伍收服招安,令其为朝廷所用。
这一世,他要提前招揽对方,免于后来波折,于国于己于百姓,都是一件幸事。
沈至青道:“只是有一点,我让他们为王爷效力,他们有些许犹豫。”
沈至青落草之后,陆陆续续收揽了许多日子过不下去的人,但是他们并未行山匪强盗之事,而是在山间耕种,避免官府的苛捐杂税,再练兵锻铁。
其背后,自然是商清晏暗中给其日常钱粮补给,所以他们表面是山匪,暗地里,都是南川王手里的私兵。
有了这一层关系,沈至青再去招揽其余想要起义之人,就便利很多。
商清晏却是肯定道:“他们都是大胆之人,倘若风云涌动,必能成一方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