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她不爱动,才趁着天还不太冷让她出去活动活动,别成日闷着。”温夫人笑说起其他孩子,“她四妹妹还想去的,又看是她大姐姐的好日子,不能人都不在家。我说下次带她去。”
广川子夫人忙笑夸一句:“四姑娘才多大?果然识大体。你这还没娶儿媳妇,家里女孩子先能替你分忧了,个个都教得那麽好,真叫人羡慕!”
说完这话,她心内不免思量起来。
近几个月,几乎是有请帖送到安国公府,温夫人便会带了全家女孩去赴宴。衆人都大概清楚,这是温夫人为了消除无稽流言才如此。但其实从陛下开金口起,除有心之人外,连私下都没人敢说崔家和二姑娘的閑话了。何况以几位姑娘的人物品性和温夫人一向的清名,哪有人真信“私情”一说?不过是有热闹凑,便自己也多添几句而已。
既四位姑娘名声无碍,从前想求娶大姑娘未成的人家不免又活动了心思,各显神通,把意思递到温夫人面前。
哪知八月初二,广宜公主府赏菊宴上,温夫人露出意思,说家里只求大姑娘一生安顺,要把孩子嫁回娘家。
衆人便思索,大姑娘到底因与人命格不合退过一回亲,温夫人心疼孩子,不愿折腾,也是应当。
况且温家也是国公府邸,说来算门当户对,并不委屈了大姑娘。
连齐国侯夫人替三殿下说亲都被婉拒,衆人也就不奢望温夫人回心转意了。
安国公府也不是没了别的女孩子,想结亲还有机会。
三姑娘正当嫁龄,四姑娘才十岁,还想结亲的人家自然是先问三姑娘。
不管谁家相问,温夫人都与中人夸一回三姑娘的长处,比方自幼勤勉,和她大姐姐一样读书不掇、才艺俱通,比方现在三个女孩子掌家事,凡一应琐碎之事,都是她一人做主,她姐姐们歇着等等。
只有广川子夫人等近交家中才知,近月温夫人私下里夸得最多的是四姑娘,三姑娘反快成了透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