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些漆器、潞绸、绢、毯,还有些干货、麝香、玛瑙器物之类。”沈相清忙照实回答。
“呦,倒都是金贵东西!”城门卫一笑,顺手把钱袋揣进怀里,把路引还给他,“这是来京里发财了?”又问,“头一回进京?”
“天子脚下,贵人遍地。”沈相清赔笑道,“小的行商几年,略走过几处地方,自然想来这天下最繁华的京城见见世面。”
城门卫走到车前,拍了拍上面油布,又按了按。
“行了,去吧!”他挥手。
沈相清忙收了路引,谢过城门卫,招呼伙计与三弟入城。
走过城门十几丈远,沈老三已忙从最后赶上来,低声问:“掌柜的,咱们往哪儿落脚?”
“咱们要在京里长住,必得赁间院子,再说别的。”沈相清指了指路,“先去牙行。”
最好的生日礼物
被点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后, 为避嫌疑,崔珏当断绝一切不必要的交际,直到八月末、乡试放榜。
纪明遥每日入宫排练, 更没时间与人往来。
两人每天到家就不再出门, 将庆贺之事与其余交际等事全托付给了兄嫂,一个专心排练封后大典,抽空还要与几位産婆总结産钳使用情况、商讨改进, 另一个专心準备秋闱出题。
做哥嫂的看着他们忙碌,替他们打理人情往来, 虽然额外累些,却也甘之如饴。
夜间无人时,崔瑜还与妻子说私话:“那日陛下面前,左相和于尚书推举左副都御史, 共有三位人选, 因我年纪轻、资历浅, 本排在最后。陛下却亲口点了我任此职。当天弟妹又被皇后传入宫中,加封恭人。第二天,阿珏又被点了顺天乡试主考官。想来我三人这份机缘, 都必与弟妹相关。弟妹与宝庆郡主交好, 或许早在皇后娘娘面前有些功劳?”
“竟是如此吗?”孟安然吃惊。
但仔细想了想,她便恍然:“若真是这样,倒说得通。大爷回京三年, 虽历有功劳, 是早该动一动了, 可一升便是左副都御史, 我本还惊呢!我还以为,必是于世伯举荐之故?可于世伯又从未徇私过, 都是凭公举荐。且即便尽力推举,总也要陛下点头才行。算上弟妹与阿珏两件喜事,家里三喜临门,必得有个缘故。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