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太监停下示意, 九人便一同跪拜行礼,叩首高呼:“陛下万岁!”
“都平身吧, 不必惊慌。”皇帝温声道,“传你几人入殿,只为知晓当年真相,朕问什麽,你们只答实话就好。”
九人便又叩首谢恩,稀稀落落站起来。
“谁是沈相清?”皇帝先问。
“陛下,草民便是沈相清!”他忙把头压得更低。
“当年理国公府买你长姐,是怎般情形?你不要怕累赘,从头说来。”皇帝命。
“是!”沈相清深深呼吸。
他便说道:“仁圣三年,九月二十四日,草民的父亲去世。那时草民的大哥十八岁、草民的长姐十四岁、草民十岁、还有二妹五岁、三弟才出生不久。草民的母亲又因父亲去得突然,且才生了三弟,身体不安,卧床不起。”
“不过半个多月,才办完父亲的丧事,十月十五,忽有人来家里,找了大哥出去。大哥去了半天,回来就在娘床前哭,说理国公府的老爷看中了姐姐,要买姐姐走。出价足有三千两银子。”
“草民一直记得,当天大哥和母亲商议到深夜,最后说的是:再求求理国府的管家,能不能别买姐姐。家里今后虽然艰难些,可也没到卖儿卖女的地步。国公府的老爷想买人,又不只缺姐姐一个。又怕姐姐生得太好了,国公府不肯放手,家里不肯,得罪了人,以后更难过。母亲哭了一夜。因母亲是从前、从前……治国公府的丫鬟,知道国公府的手段,所以比大哥更怕。”
在大明殿上、陛下面前,说起几十年前因谋反抄家处斩的治国公府,沈相清到底惧怕。
稍停了停,没人呵斥他,他方继续说道:“可第二天,还没等大哥出门求人,理国府的管家顾六就又来了。顾六直接见了母亲,说他们老爷是诚心买人,光身价银子就肯出三千两,以后更是亏待不了姐姐。又夸姐姐是天仙一样的模样,只要家里舍得,就必然有大运道。母亲求顾六开恩,说家里舍不得卖,求他再寻别家去。顾六笑了几声,没答应就走了。”
事关姐姐的公道,他该用提着脑袋的心谨慎小心——可沈相清忍不住怒视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