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的农妇在小二的介绍下,打了点酱油,买了农具铁耙欢欢喜喜出了门去。
柳月芙看着这间不大的杂货铺,货架上琳琅满目,堆满了日用杂货、小玩具、农具,柜台里还有一些食品,比如包装好的糕点、干果等。麻雀虽小,却五髒俱全。
柳月芙看到杂货铺窗子里倾泻而下的日光,柔柔的,并不灼热。这秋日已然接近尾声,冬天快来了。
建宁五年的冬季,在柳月芙的印象里分外寒冷,雪势猛烈,大雪封山,许多贫苦百姓的房屋被压塌。京城以北,更是出现了雪灾。
当时是老太太掌家,只她一个屋里烧适合屋里用的屋炭灰花炭。
柳月芙的屋里就一盆炭火,还是劣质的竈炭,浓烟滚滚。老太太只给自己烧灰花炭,其余主子都是竈炭,下人房里更是什麽都没有,仅仅靠烧些木柴取暖。竈炭烟大,经常熏得她流眼泪。
无奈,柳月芙只好自掏腰包,从自己的铺子里买了些灰花炭。二房、三房怨声载道,柳月芙心善,也给他们买了些许灰花炭。更何况李建章了,作为她的夫君,她自是也是备了的。
今年冬季极冷,老太太正是因为炭火价格飙升,屋炭太贵,所以才买的竈炭给他们烧。
可仅仅因为炭火价格飙升,老太太才这麽做的吗?
她怕是早就在算计自己了,知道自己作为官宦人家嫡出的小姐从未在屋里烧过这种竈炭,断定自己会出钱,给全家人买灰花炭吧。
柳月芙想到这,不禁冷笑。
恰逢此时,孙掌柜来了。
孙掌柜恭敬地递上一本账册,低头说道:“夫人,这是小铺的账簿,您看看。”
柳月芙面色淡淡,接过账簿,大致看了看,清楚了这家杂货铺的营收情况,年盈余约摸二百两银子。
柳月芙合上账册,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这才开口说道:“孙掌柜,我看这边往日冬日也卖炭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