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为湑河堰,建于平帝年间,
堰成后, 可灌溉田亩上万,沿岸百姓都因之得利。
其二便是秦游此次的目的地张良渠, 相传为高皇帝屯兵汉中时, 留侯张良征集民夫所建。
不过在成固县故老相传的说法里,这位高皇帝的谋主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 修渠之事才起了个头,就把后续的事项全部移交给了酇侯(萧何)与平阳侯(曹参)。
但成固县的百姓显然是更偏爱貌若好女, 风度翩翩的留侯。
因而大家便把这条渠叫做了张良渠。
其实秦游本人是非常理解太守摊派修渠徭役下来这件事的。
自平帝初年席卷整个关西的羌乱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整个天下可以说是承平日久,民不知兵。朝堂上充斥着德泽四邻, 仁义感化异族的声音。
眼看着以军功出头这条路已经废了, 立志于在朝堂上攀登,给自家阀阅增加几行记述的官员们自然就要想别的办法。
四十年前那位汉中郡太守是怎麽升的?不就是主持修筑了湑河堰吗。
一个湑河堰,成功让其人从帝国上百号郡国太守中脱颖而出,直升为九卿之一的大司农。
义国狩应当是清楚自己的治政水平,知道自己没有昔年那位太守的手腕与魄力, 从无到有修筑一个不次于湑河堰的水利工程。
所以想了个讨巧的方法,把整个汉中郡内旧有的水利设施来一次大修缮、大整改。
往昔只能灌溉几十上百亩田的, 看看能不能达到千亩。因为各种原因被淤泥阻塞废弃不用的, 想想办法重新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