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碗筷,洛千淮打开了匣子,与两个弟弟一起清点起财産来。
这饼黄金大约有后世的半斤重,可值上万枚铜钱,又是征和年间的限量版纪念币,极具收藏价值,所以暂时还不宜变现。
首饰也一样。铜簪也就罢了,糖白玉镯应该能值上不少钱,可那是原身母亲留下来的,也不好随意出手。
看来看去,还是五株钱最好,人人喜欢,方便实用,花了也不心疼。
匣中一共有四百五十六枚五株钱。洛千淮数了二百枚递给洛萧,作为下一年度的束脩。
也就是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才能明白读书是一件多麽奢侈的事。
寿泉里太小了,根本撑不起一家里学,所以洛萧要读书,只能步行到十余里外的东源里去。
东源里是远近闻名的大里,也是太平乡唯二的里市之一。每到会日,周围五六个里的人都会赶过来交易,热闹非常。
也因为如此,东源里的房舍价格,就要比寿泉里贵得多,束脩自然也水涨船高。
这二百五株钱,只是束脩礼中的一部分,额外还需要采买腊肉、芹菜等礼物奉送先生。
教材要自己抄,笔墨与竹简得自己买,要是住在学馆宿舍,还得额外付寄宿的费用。
洛千淮想了想,就额外又拨出了五十枚钱:“后日缴了束脩,你便到里学寄宿,这些是十日的生活费。”
洛萧连忙推拒:“不用的阿姊,我还像之前那样每日走读便好。”
“天越来越冷,来回三十里路也太远了。”洛千淮说道:“有浪费在路上的时间,不如把心思多放在学业上。”
“可是费用也太高了。”洛萧满脸为难:“阿父没有音讯,就算是取回了阿母的嫁妆,也当节用才是。”